“尤”文言文意思
“尤”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尤(简繁同形)
拼音:yóu
“尤”字的古汉语解释
yóu
1.名词 罪过;过错。《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
2.动词 埋怨;怨。《祭十二郎文》:“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3.形容词 优异;突出。《过小孤山大孤山》:“信造化之尤物也。”
4.副词 特别;更。《陈情表》:“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尤物】⒈特别突出的人物。⒉珍贵的物品。
“尤”国语辞典解释
yóu
动词1.怨恨、責怪。《詩經.鄘風.載馳》:「許人尤之,眾穉且狂。」 《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
2.親近、喜愛。唐.羅隱〈春中湘中題岳麓寺僧舍〉詩: 「欲共高僧話心跡,野花芳草奈相尤。」 宋.柳永〈如魚水.帝里疏散〉詞: 「共綠蟻,紅粉相尤。」
副词
更加、格外。《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太史公曰》:「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
名词
1.特異。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
2.過失。《詩經.小雅.四月》:「廢為殘賊,莫知其尤。」 《論語.為政》:「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3.姓。如宋代有尤鶴。
“尤”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羽求切韻會疑求切正韻于求切,𠀤音郵。說文尤,異也。从乙又聲。
徐曰乙欲出而見閡,則顯其尤異者也。
司馬相如·封禪文未有殊尤絕迹可考於今者。
註尤,異也。一曰甚也,過也。
又廣韻怨也。
詩·鄘風許人尤之,衆稚且狂。
左傳·僖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又最也。
莊子·徐無鬼夫子物之尤也。
註言於人物之中稱之爲最。
又蚩尤,黃帝臣。帝與戰於涿鹿,殺之。今畫其形於旗上,名蚩尤旗。
又彗星亦名蚩尤旗。
又姑尤,齊東界二水名。
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姑尤以西。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通作郵。
詩·小雅不知其郵。
前漢·成帝詔以顯其郵。
又叶戸恢切,音回。
詩·小雅廢爲殘賊,莫知其尤。叶上梅。
又叶與之切,音怡。
詩·鄘風大夫君子,無我有尤。叶下之。
又叶以諸切,音余。
道藏歌日月粲華暉,如光照眞符。億兆不同劫,千載莫之尤。
“尤”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又」從一小筆(以◎表示),象手上有多餘的瘤子,是贅肬的「肬」(一作「疣」)的初文(孔廣居、朱芳圃)。「又」亦是聲符,本義為贅肬、肉瘤。引申為奇異、尤其等意。詳解: 金文從「又」從一小筆(以◎表示),「又」亦聲,象手上長着肉瘤(孔廣居、朱芳圃),戰國竹簡「尤」作為偏旁,一小筆常寫作圓弧,更象肉瘤之形,參見「蚘」、「[尤尤]」字所從。「尤」是「肬」或「疣」的初文,本義為贅肬、肉瘤。贅疣是身上多餘的瘤子,是不正常的特異現象,故引申指過失,罪過(谷衍奎)。由於「尤」為引申義所專用,肉瘤之義便以加意符「肉」的「肬」來表示,簡化字則以從「疒」為意符的「疣」為正體。從肉瘤引申,「尤」有突出、優異之義,《說文》:「尤,異也。从乙,又聲。」《莊子.徐無鬼》:「南伯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顏成子入見曰:『夫子,物之尤也。』」顏成子讚許南伯子綦,認為他是人物之中最出類拔萃的。後世用「尤物」表示珍奇之物;又指絕色美女,有時含有貶義。從「尤」的字與異於平凡、突出義有關,如「就」有高出之意,《說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尤,異於凡也。」由特異義引申,「尤」可表示尤其、格外,歐陽修《醉翁亭記》:「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金文用作人名,鑄司寇鼎:「鑄𤔲(司)寇尤肇乍(作)肆鼒」,「鑄司寇」是官名,意謂名叫尤的鑄司寇製造供祭祀用的小鼎。
漢帛書讀作「疣」,泛指疾病,《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104行:「祝曰:『今日月晦,騷(掃)尤(疣)北。』入帚井中。」意謂祝禱說:「今日月盡(即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把疾病掃向北方。」完結後,將掃帚扔到井裏。又表示罪過,《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第224行:「夫唯不爭,故无尤。」又用作人名,《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第104行:「黃帝身禺(遇)之(蚩)尤,因而擒之。」「蚩尤」是傳說中的古代九黎族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