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文言文意思
“攸”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攸(简繁同形)
拼音:yōu
“攸”字的古汉语解释
yōu
1.助词 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的词组,相当于“所”。《周易·坤卦》:“君子有攸往。”成语有“性命攸关”。
2.助词 放在主语与动词或形容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诗经·小雅·斯干》:“风雨攸除。”
3.名词 处所。《诗经·大雅·韩奕》:“为韩姞相攸。”
“攸”国语辞典解释
yōu
形容词水流安定的樣子。《說文解字.攴部》:「攸,行水也。」 清.段玉裁.注:「水之安行為攸。」
副词
迅速快捷的樣子。《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 漢.趙岐.注:「攸然,迅走趣水深處也。」
名词
1.處所、地方。《詩經.大雅.韓奕》:「為韓姞相攸,莫如韓樂。」 漢.鄭玄.箋:「相,視;攸,所也。……視其所居。」
2.姓。如北燕有攸邁。
助词
1.置於動詞前,表示聯繫作用。相當於「所」 。例: 「生死攸關」 。晉.陶淵明〈詠三良〉詩: 「臨穴罔惟疑,投義志攸希。」
2.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洪範》:「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
连词
於是。《詩經.小雅.斯干》:「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攸”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正韻夷周切,𠀤音由。說文作攸,行水也。
註攴,入水所仗也。秦刻石嶧山文,攸字作𣲏。
孟子攸然而逝。
趙註攸然迅走,趣水深處也。
又爾雅·釋言攸,所也。
易·坤卦君子攸行。
詩·大雅爲韓姞相攸。
註擇可嫁之所也。
又左傳·哀三年鬱攸從之。
註鬱攸,火氣也。
又前漢·敘傳攸攸外㝢。
註攸攸,遠貌。
又語助詞。
書·洪範彝倫攸敘。
詩·大雅四方攸同。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
左傳·昭十二年湫乎攸乎。
註攸,懸危貌。
又姓。
急就篇北燕有攸邁。攸字从攴作。考證:〔左傳·昭十三年湫乎攸乎。〕 謹照原文十三年改十二年。
“攸”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皆從「人」、從「攴」,象手持棍棒或手杖擊打人之狀,是「修」的初文(林義光、姚孝遂),疑本義是儆戒。詳解: 甲金文皆從「人」、從「攴」,象手持棍棒或手杖擊打人之狀,是「修」的初文(林義光、姚孝遂),疑本義是儆戒。西周金文或增二至三斜點(以◎表示)於人與攴之間;或增「丨」於兩者之間,疑「丨」為斜點之線條化,為小篆字形所本。
《說文》釋攸曰:「攸,行水也。從攴從人,水省。𣲏,秦刻石繹山文攸字如此。」許氏以為從水省非是,斜點或「丨」當非水省,疑為飾筆(參劉釗)。至於「行水」一義,當為後世假借義。
甲骨文用作地名。
金文表示長遠,[我阝]陵君鑒:「攸立歲嘗」,意謂長置為歲嘗之祭。又表示馬繮繩,衛簋:「攸勒」,或作「鋚勒」、「鞗革」,《詩.小雅.采芑》:「鉤膺鞗革」,鄭玄箋:「鞗革,轡首垂也。」
戰國竹簡通假為「修」,表示修練、修行、修養,《郭店簡.性自命出》簡57:「攸(修)身近至仁」。《上博竹書七.凡物流形甲本》簡22:「所以攸(修)身而治邦家」。又表示遵循,《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36:「天地四時之事不攸(修)」,意謂不遵行天地四時的常理。又表示修整,《上博竹書四.曹沫之陳》簡18:「城郭必攸(修)。」《清華簡二.繫年》簡123:「母(毋)攸(修)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