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文言文意思
“敌”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敵简化方式:符号化
拼音:dí
“敌”字的古汉语解释
dí
1.名词 仇敌;敌人。《殽之战》:“敌不可纵。”《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2.动词 抵抗;抵挡。《垓下之战》:“吾骑此马五岁,所以无敌。”《失街亭》:“恐汝不能敌之。”
3.形容词 相当;匹敌。《谋攻》:“敌则能战之。”
4.动词 攻击。《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国语辞典解释
dí
名词仇人。例: 「大敵當前」 、「分清敵我」 、「敵眾我寡」 、「敵暗我明」 。
动词
抵擋、抵抗。例: 「寡不敵眾」 。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自度勢,實不敵之。」
形容词
1.敵對的、因利害衝突而不相容的。例: 「敵軍」 、「敵方」 、「敵意」 。
2.相等的、相當的。例: 「勢均力敵」 。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李杜詩篇敵,蘇張筆力勻。」
“敌”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乎刮切,音頢。盡也。(敵)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𠀤音狄。說文仇也。書·微子相爲敵讎。又爾雅·釋詁敵,當也。疏仇匹相當也。易·同人伏戎於莽,敵剛也。左傳·文六年敵惠敵怨,不在後嗣。
又爾雅·釋詁敵,匹也。博雅輩也。玉篇對也。禮·曲禮雖貴賤不敵。
又增韻拒抵也。管子·兵法篇明理而勝敵。
又博雅上也。廣韻主也。
“敌”形意通解
略說: 從「攴」,「啻」聲,本義為敵人。詳解: 從「攴」,「啻」聲,本義為敵人。《說文》:「仇也。从攴,啻聲。」《墨子‧七患》:「以七患守城,敵至國傾。」
「敵」可表示抵擋、對抗。《左傳‧哀公十五年》:「大子聞之,懼,下石乞、孟黶敵子路。」杜預注:「敵,當也。」
「敵」也可表示對等、相當。《孫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梅堯臣注:「勢力均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