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阽”国语辞典解释
diàn
动词臨危、危險。《漢書.卷四.文帝紀》:「草木群生之物皆有自樂,而吾百姓鰥寡孤獨窮困之人或阽於死亡,而莫之省憂。」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阽,近邊欲墮之意。」 《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阽身以徼幸,固貪夫之所為,未得而豫喪也。」
yán
(一)之又音。“阽”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余廉切,音鹽。說文壁危也。
玉篇危也。
廣韻臨危。
前漢·食貨志安有爲天下阽危者若是。
註阽,音閻。
又丁念反。
又集韻都念切,音店。同墊。亦作埝。下也。
屈原·離騷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前漢·文帝紀或阽於死亡。
註如淳曰:阽,近邊欲墮之意。服虔曰:阽,音反坫之坫。孟康曰:阽,音屋檐之檐。師古曰:服孟二音𠀤通。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