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文言文意思
“幽”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幽”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yōu

“幽”字的古汉语解释

yōu

1.形容词 深沉。《屈原列传》:“故忧愁思而作《离骚》。”

2.形容词 昏暗。《涉江》:“下晦以多雨。”

3.形容词 隐晦。《琵琶行》:“别有愁暗恨生。”

4.形容词 僻静。《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独处乎山中。”

5.形容词 清幽。《黄冈竹楼记》:“阒辽夐,不可具状。”

6.形容词 幽深。《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情。”

7.动词 监禁。《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幽篁】幽深的竹林。

【幽梦】模糊不清的梦境。

【幽情】深远而高雅的感情。

【幽州】三代十二州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幽”国语辞典解释

yōu

形容词
1.隱微的。《史記.卷二四.樂書》「奮疾而不拔,極幽而不隱。」

2.深遠的。例: 「幽遠」《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唐.韓偓〈春悶〉詩: 「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誰知。」

3.僻靜的。例: 「幽靜」《文選.張華.情詩二首之一》「清風動帷簾,晨月照幽房。」

4.清新、雅致的。例: 「幽雅」「清幽」《老殘遊記》第八回:「上去有塊平地,都是栽的花木,映著月色,異常幽秀。」

5.昏暗不明的。例: 「幽暗」《商君書.禁使》「今夫幽夜,山陵之大,而離婁不見。」 《西遊記》第六七回:「黑雲漠漠遮星漢,燈火無光遍地幽。」

6.退隱的。例: 「幽居」 。晉.陶淵明〈命子詩〉:「鳳隱于林,幽人在丘。」

动词
囚禁。例: 「幽禁」《荀子.王霸》「官人失要則死,公侯失禮則幽。」


名词
1.鬼神。《北史.卷二五.尉元傳》「夫至孝通靈,至順感幽。」 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炎風日搜攪,幽怪多冗長。」

2.參見「幽冥」 條。

“幽”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幺虯切正韻於尤切,𠀤音呦。
說文隱也。
易·履卦人貞吉。
隱之人,守道貞吉。
禮·儒行居而不淫。
君子雖復隱處,常自修整不傾邪也。
後漢·章帝章和元年詔光照六
謂六合隱之處也。
 又爾雅·釋詁,微也。
者,深微也。
史記·樂書而不隱。
 又玉篇,深遠也。
易·繫辭无有遠近深。
言易之告人,无問遠之與近,及邃深遠之處,皆告之也。
詩·小雅南山。
,深遠也。
 又玉篇,不明。
正韻,闇也。
書·舜典黜陟明。
黜退其者,升進其明者。
禮·檀弓望反諸,求諸鬼神之道也。
鬼神處闇。
 又正韻,囚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於縲紲。
楊惲報孫會宗書北闕。
 又州名。
書·舜典肇十有二州。
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州幷州。
爾雅·釋地燕曰州。
燕其氣深要,厥性剽疾,故曰,要也。
 又地名。
左傳·莊十六年同盟于
,宋地。
 又國名。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思之國,思士不妻,思女不夫。
言其人直思感而氣通,無配合而生子。
 又姓。
廣韻姓苑
 又與黝通。
集韻黝或作
禮·玉藻一命縕紱衡,再命赤紱衡。
,讀爲黝黑之黝。
 又叶於交切,音窔。
道藏歌迴舞太空嶺,六氣運重。我際豈能窮,使爾終不彫。
 又詩·小雅隰桑有阿,其葉有。旣見君子,德音孔膠。
,黑色。考證:〔禮·檀弓望及諸,求諸鬼神之道也。〕 謹照原文及改反。

“幽”形意通解

略說: 幽字古文字從𢆶從火或山,主要解作細小或幼細,後或引申作隱匿之意。

詳解:」字的甲骨和金文結構有新舊二說。舊說主要依據《說文》:「幽,隱也。從山中𢆶,𢆶亦聲」。而孫海波、李考定等都持新說,認為「」實從火從𢆶,並指出山乃火之誤,「」是指「𢆶」(即兩縷細絲)因為幼細,必須以火照亮,才可得見。由於「」的古文字從火者屬甲骨,從山者屬金文,而甲骨金文早出;況且幽、𢆶二字又音近,其為幼細的意義關係較為直接,故上述二說中應以新說為合理,或可以說,幽之原義應為細小,隱匿是後來的引申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