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文言文意思
“右”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右(简繁同形)
拼音:yòu
“右”字的古汉语解释
yòu
1.名词 右边。《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2.名词 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负责警卫并防止车身倾斜的力士。《殽之战》:“莱驹为右。”
3.名词 古代称等级(人或物;地位等)。《促织》:“无出其右者。”
4.动词 尊重。《淮南子·氾论》:“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
5.动词 赞助。《左传·襄公十年》:“王右伯舆。”
6.动词 通“侑”,劝人饮食。《周礼·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
7.动词 崇尚,重视。“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
【右武】崇尚武功。
【右职】重要官职。
【右族】豪门大族。
“右”国语辞典解释
yòu
名词1.表示方向、位置。相對於「左」 。例: 「向右轉」 、「前後左右」 。
2.地理位置上,方向面向南時,指西邊。例: 「江右」 、「隴右」 。《儀禮.士虞禮》:「陳三鼎于門外之右。」 唐.溫庭筠〈過五丈原〉詩: 「天晴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3.上位。《管子.七法》:「故聚天下之精財,論百工之銳器,春秋角試,以練精銳為右。」 《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4.豪強。《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西州豪右并兼,吏多姦貪,訴訟日百數。」
5.姓。如漢代有右公弼。
动词
1.佐助。通「佑」 。《左傳.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 宋.陳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祕書〉:「只如太宗亦只是發他英雄之心,豈右其為霸哉!」
2.親近、袒護。《戰國策.魏策二》:「衍將右韓而左魏,文將右齊而左魏。」 《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議者頗言司馬品高,郎官、刺史迭處,不可以授賤工,帝意右之。」
3.崇尚。《淮南子.氾論》:「兼愛尚賢,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 唐.劉禹錫〈天論上〉:「右賢尚功,建極閑邪,人之能也。」
“右”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𠀤音峟。與祐佑通。說文助也。
爾雅·釋詁右,導也,勴也,亮也。
書·益稷予欲左右有民。
註左音佐。
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師。
詩·大雅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又左之對也。
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
禮·少儀贊幣自左,詔辭自右。
註立者尊右。
又上也。
前漢·公孫弘傳守成上文,遭遇右武。
註師古曰:右亦上也。
又循吏傳文翁以爲右職。
註師古曰:右職,縣中高職也。
又强也。
後漢·明帝紀無令豪右,得固其利。
又官名。
周禮·夏官司右,掌羣右之政令。
註羣右,戎右,齊右,道右也。
又姓。
正字通漢右公弼,宋右嘉祥,明右巖。
又廣韻漢複姓,五氏。左傳𡭢樂大心爲右師,其後因官爲氏,漢有中郞右師譚。晉賈華爲右行,因官爲氏,漢有御史中丞右行綽。何氏姓苑有右閭、右扈、右南等氏。
又山名,獸名。
山海經長右之山有獸,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又與侑通。
周禮·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
註右讀爲侑。勸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云久切,音有。義同。○按集韻有上去二音,義實相通。正韻於上聲訓左右手,去聲訓右助,二音分二義,非。
又叶以周切,音由。
詩·周頌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按唐韻正音以。今從朱註。
又叶羽軌切,音以。
詩·衞風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弟叶滿彼反。
秦風溯徊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宋玉·笛賦隆崛萬丈,盤石雙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按唐韻正云:右古音以歷引經傳子集證之,是直當讀作以,非止叶音矣。
又叶于記切,音異。
詩·小雅我有嘉賔,中心喜之。鐘鼓旣設,一朝右之。喜叶去聲。
又叶演女切,音與。
陸雲·陸丞相誄乃幹中軍,入作內輔。公侯陟降,在帝左右。
說文本作𠮢,从口从又。
徐鍇曰言不足以左復手助之。考證:〔又叶于記切,音意。〕 謹按于屬喻母,意屬影母,于記切非意字之音,謹照字母音意改音異。
“右”形意通解
略說: 「右」的初文作「又」,象右手之形,金文加從「口」成「右」。詳解: 金文表示方位詞,與左相對。杜虎符:「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杜。」一如左可解作「佐」,右亦可解輔助的「佑」,此即來成語中所謂「左輔右弼」。師詢簋:「尃(輔)右(佑)先王」。《說文》:「助也。从口从又。」參見「左」、「又」、「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