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文言文意思
“考”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考”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kǎo

“考”字的古汉语解释

kǎo

1.形容词 老;年纪大。《诗经·小雅·楚茨》:“使君寿。”《君子国》:“至于富贵寿,亦惟听之天命。”

2.名词 父亲。《尚书·康诰》:“子弗祇服厥父事,大伤厥心。”

【又】特指死去的父亲。《柳子厚墓志铭》:“皇讳镇。”

3.动词 考核;考试。《尚书·舜典》:“三载绩。”

4.动词 考察;推究。《<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甚者且姓名不可。”

5.动词 敲打;敲击。《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击而求之。”

“考”国语辞典解释

kǎo

动词
1.敲擊。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上.釋詁》「攷,擊也。」

2.稽核、考核。同「考」《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待攷而賞誅。」 漢.鄭玄.注:「攷,謂考校其功。」

kǎo

形容词
高壽、長壽。《說文解字.老部》「考,老也。」 《詩經.大雅.棫樸》「周王壽考,遐不作人。」 宋.蘇軾〈屈原塔〉詩: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词
1.稱死去的父親。例: 「先考」「如喪考妣」《楚辭.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新唐書.卷一三.禮樂志三》「或兄弟分官,則各祭考妣於正寢。」

2.考試的簡稱。例: 「高考」「普考」「特考」「大學聯考」

动词
1.稽核、檢查。例: 「考查」「考核」《書經.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漢.孔安國.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

2.測試。例: 「考驗」「招考」

3.探究、研究。例: 「考古」「生平不可考。」 《書經.周官》「王乃時巡,考制度于四岳。」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考其文理。」

4.完成。《左傳.隱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宮,將萬焉。」

5.拷問。通「拷」《南史.卷七七.恩倖傳.戴法興傳》「時建康縣考囚,或用方材壓額及踝脛。」

6.敲打。通「攷」《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鍾鼓,弗鼓弗考。」 《莊子.天地》「金石有聲,不考不鳴。」

7.終。參見「考旦」 條。

“考”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𠀤苦浩切,音栲。
說文老也。从老省,丂聲。
說文序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老是也。
佩觿从丂。丂,苦杲反。老从匕。匕,火霸反。裴務齊切韻序云:左回右轉,非也。
毛晃增韻老字下从匕,字下从丂,各自成文,非反匕爲丂也。
書·洪範五曰終命。
詩·大雅周王壽
 又爾雅·釋親父爲
釋名父死曰,成也。亦言槁也,槁于義爲成,凡五材,膠漆陶冶皮革,乾槁乃成也。
易·蠱卦有子無咎。
禮·曲禮死曰
 又廣雅,問也。
易·復卦敦復無悔,中以自也。
詩·大雅卜維王。
,猶稽也。
 又書·周官制度于四岳。
正制度。
 又詩·衞風槃在㵎。
,成也。
左傳·隱五年仲子之宮。
成仲子之宮。
 又詩·唐風子有鐘鼓,弗鼓弗
,擊也。
 又淮南子·汜論訓夏后氏之璜,不能無
,瑕釁。
 又楚辭·九歎身憔悴而旦兮。
,猶終也。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叶去九切。
邊讓·章華賦衆變已盡,羣樂旣。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
 又韻補叶口舉切。
易林周旋歩驟,行中規矩。正恩有節,延命壽證:〔佩觿从丂。丂,苦果反。〕 謹照原文苦果反改苦杲反。

“考”形意通解

略說:」的本義是父親,西周早期本來用「」字表達詞義。由於「年老」與「父親」兩個詞同時用「」字字形表示,為區別兩者,因此在「」上加注聲符「」,分化出「」字(林澐)。

詳解: 對於「」的釋義,合理的說法有二:

  一、古文字中,存在一形多用的情況,換句話說,同一個字形可用來表示兩個不同的詞。西周早期的金文中,「」即同時用來表示「年老」和「父親」兩個不同的概念。為了區別「」與「」,因此在「」之上加注聲符「」,見耳尊。從「」,「」聲的「」字一般略去「」形(象手杖形),因此許慎認為「」字從「」省,《說文》:「考,老也。从老省,丂聲。

  二、許慎於〈說文解字敘〉中論及漢字「六書」中的「轉注」時,舉「」、「」二字為例,並以「建類一首,同意相受」一語加以說明。然而,到底二字有什麼關係,不但許書中沒有詳細交代,而且經過二千年的爭議,迄今尚無定論。近年,孫雍長據清儒江聲、孔廣居、鄭子尹諸家之說進一步發展,對「轉注」的構義機制提出了很有見地的新解。依孫氏之見,所謂「轉注」,其實是從一可有多種用途的「轉注原體字」為出發,按照其將要表達的事物的「類別」加注「義符」,從而產生一可避免與「原體字」其他可能用法混淆的「轉注字」。他以「」、「」為例,提出「」就是原體字,本指斧柄,但已借作多種用途,包括「父考」(父親),如「陳逆簠」即有「皇丂皇母」之用;而為了使這意義的「」得以與其他用法區別,乃以「」此一「類首」當作義符,加注於「」之上,從而生出「」字。

  按早期金文中有以「」表示「父親」一詞,所以這種說法也有其根據,不過前一種說法更能解釋西周早期金文以「」表示「」的現象。

  金文「」指父親,兮仲鐘:「其用追孝于皇考己白(伯)。」全句意謂用此鐘追敬父親己伯。《爾雅.釋親》:「父為考。」或以為「」是已逝世的父親,如《禮記.曲禮》即有「生曰父,死曰考」之說。郝懿行《爾雅義疏》曾駁斥此說,並引「《方言》云:『南楚瀑洭之閒謂婦妣曰母姼,稱婦考曰父姼。』郭注:『古者通以考妣為生存之稱。』」今按「父考」所指多為已逝世的父親,但亦有例外。金文中常見「壽考」、「文考」、「祖考」等詞,「」均用作本義,指父親。

  此外,金文「」又借用作考量之義,中山王鼎:「侖(論)其𢛳(德),省其行,亡(無)不順道,考厇(度)隹(唯)型。」全句指評論他的德行,反省他的行為,沒有不順從道德,考量猜度都合於典範。字又用作「」,孟姬脂𣪕:「其用追考(孝)于其辟君武公。」金文「」亦可用作人名,伯考父鼎:「伯考父乍(作)寶鼎。

  戰國竹簡「」讀為「」,《上博竹書一.孔子詩論》簡8:「〈少(小)弁〉、〈考(巧)言〉,則言讒人之害也。」按〈小弁〉、〈巧言〉皆《詩經.小雅》篇名。又讀作「」,《上博竹書四.內禮》簡8:「君子㠯(以)城(成)丌(其)考(孝)。」全句指君子以此來成就其孝心。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