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文言文意思
“飘”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飄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piāo
“飘”字的古汉语解释
piāo
1.名词 旋风;大风。《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2.动词 风吹;吹动。《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
3.动词 随风摆动;飘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飘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飘蓬】蓬蒿随风飘飞,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飘萧】飘动。
“飘”国语辞典解释
piāo
名词1.旋風。參見「飄風」 條。
2.書名。美國作家宓西爾的小說名著《Gone with the Wind》的中文譯名。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透過女主角郝思嘉的感情事件,穿插種族間的矛盾糾葛,頗能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西元一九三九年拍成同名電影,中文譯名改為「亂世佳人」 。
动词
1.隨風擺動或飛揚。例: 「飄動」 、「飄揚」 、「旗正飄飄」 。隋.楊廣〈宴東堂〉詩: 「清音出歌扇,浮香飄舞衣。」
2.隨風吹送。例: 「飄香」 。唐.白居易〈長恨歌〉:「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3.吹起來。唐.白居易〈落花〉詩: 「桃飄火燄燄,梨墮雪漠漠」 宋.姜夔〈昔遊〉詩: 「疾風吹大片,忽若亂飄瓦。」
4.泛指流浪、居無定所或移動不定。同「漂」 。 例: 「飄泊」 、「飄盪」 。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我落陽山,以尹鼯猱;君飄臨武,山林之牢。」 明.高啟〈施君眠雲堂〉詩: 「浩然身欲飄,若乘無倪舟;朝至乎帝郷,夕返乎仙洲。」
“飘”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韻會正韻𠀤𤰞遙切,音標。玉篇旋風也。
詩·檜風匪風飄兮。
釋文符遙反,又必遙反。
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
註必遙反。謂疾風。
又廣韻符霄切集韻毗霄切,𠀤音瓢。義同。
爾雅·釋天回風爲飄。
釋文飄,音瓢。
詩·小雅飄風發發。
釋文飄,避遙反。
又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𠀤音嫖。飄颻。
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
又韻會吹也。
曹植詩驚風飄白日。
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又落也。
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
註落也。
韻義飄,匹遙反。
又韻會通作漂。
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又通作縹。
前漢·揚雄傳縹縹有凌雲之志。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
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曰:庶朱光之長照。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
說文作𩙞。
六書故作𩙞。
“飘”形意通解
略說: 從「風」,「票」聲。本義是回旋之風,即旋風。詳解: 從「風」,「票」聲。本義是回旋之風,即旋風。《說文》:「飄,回風也。从風,㶾聲。」《爾雅.釋天》:「迴風為飄。」郭璞注:「旋風也。」如《詩.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為飄風?胡不自北,胡不自南?」毛傳:「飄風,暴起之風。」《三國志.魏書.方伎傳》:「有飄風高三尺餘,從申上來,在庭中幢幢回轉,息以復起,良久乃止。」
「飄」表示疾速。如《楚辭.九歌.大司命》:「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蔣驥注:「飄風,疾風也。」《呂氏春秋.觀表》:「徵雖易,表雖難,聖人則不可以飄矣,眾人則無道至焉。」高誘注:「飄,疾也。」
「飄」表示風吹。如如三國魏曹植〈侍大子坐〉:「寒冰辟炎累,涼風飄我身。」唐代白居易〈期宿客不至〉:「風飄雨灑簾帷故,竹映松遮燈火深。」
「飄」表示飄動、飛揚。如《世說新語.容止》:「飄如遊雲,矯若驚龍。」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又指飄浮、浮動。如唐代駱賓王〈浮槎〉:「似舟飄不定,如梗泛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