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言文意思
“水”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水(简繁同形)
拼音:shuǐ
“水”字的古汉语解释
shuǐ
1.名词 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名词 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3.名词 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4.名词 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水”国语辞典解释
shuǐ
名词1.無色無臭的液體。由氫氣與氧氣化合而成。
2.汁、液。例: 「墨水」 、「藥水」 、「橘子水」 、「檸檬水」 。
3.海、河、江、湖的總稱。例: 「漢水」 。《書經.微子》:「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
4.五行之一。參見「五行」 條。
5.水星的簡稱。參見「水星」 條。
6.額外的收入、費用。例: 「撈油水」 。《鄰女語》第二回:「你一路上發的水還不彀麼?還要到這地方來想方麼?」
7.量詞。計算衣物刷洗次數的單位。例: 「這件衣服洗兩水就走樣了。」
8.姓。如明代有水甦民。
9.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容词
瓜果等多汁而不脆甜。例: 「這梨吃起來水水的,不脆。」
“水”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𠀤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𠀤流,中有微陽之氣也。
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
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
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
書·洪範五行,一曰水。
又水曰潤下。
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
易·乾卦水流濕。
說卦坎爲水。
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又六飮之一。
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
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又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又明水,所以共祭祀。
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
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又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又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又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𣻎二水之中。𠀤見前漢·地理志。
又黑水,國名,卽𩎟韐。
又露爲上池水。
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
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又姓。
又韻補叶式類切,音墜。
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又叶呼委切,音毀。
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又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水”形意通解
略說: 象水流動之形。本義是水。詳解: 「水」字甲骨文繁省不一,以中心一筆作水流,其旁之點作水滴,水滴數目多寡不一。「水」字用作偏旁時,水流數目不一,或有徑作水滴之形。金文「水」亦象流水形,戰國文字承襲金文。楚國文字或有左上與右上二筆相連之形,行筆與以往略有不同。
甲骨文「水」用作本義,指水災。如《合集》10150:「其㞢(有)大水」。或用作祭名,如《合集》14407:「辛御水于土牢。」「土」為商之第四位先公「相土」之略稱,全句指辛用牛來對先公相土進行御祭和水祭。另也有以「水」為動詞,如《合集》23532:「今日王其水𡨦(寢)。」饒宗頤認為「水寢」指以水平立法,懸繩虛地。《周禮》嘗提到「匠人建國,水地以縣」,鄭玄注:「於四角立植而懸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為位而平地。」《釋名》亦云:「水,準也。準,平物也。」因此「水寢」可能指建造寢宮,以水來衡量土地是否平整。另一說則以「水寢」解為灑滌寢廟(劉興隆、崔恆昇)。
金文亦用如本義。如同簋:「氒(厥)逆(朔)侄(至)于玄水。」指其北方至於玄水。「水」字金文又可假為「乞」,指求的意思(周法高、方述鑫)。如沈子簋:「用水(乞)霝今(命)。」指乞求善命的意思。
《說文》:「水,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凡水之屬皆从水。」按許慎所謂「北方之行」、「中有微陽之气」,皆漢朝所盛行的陰陽家學說。「水,準也」,本屬聲訓,後「水準」變作複合詞,先解作測定水平的器具,後引申指某一方面達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