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言文意思
“而”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而”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ér

“而”字的古汉语解释

ér

1.名词 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

2.代词 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3.动词 通“如”。好像《察今》:“军惊坏都舍。”

4.连词 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殽之战》:“吾见师出,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靡之者甚多。”⒌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起。”⒍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有意,瞻余马首可也。”⒎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不能用也。”⒏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5.助词 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论语·微子》:“已!已!今之从政者殆!”

6.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而”国语辞典解释

ér

名词
1.兩頰上的毛。《說文解字.而部》「而,須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2.二一四部首之一。

代词
1.你。《詩經.大雅.桑柔》「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 《左傳.定公十四年》「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

2.我。《戰國策.趙策一》「豫讓拔劍三躍,呼天擊之曰:『而可以報知伯矣。』」 《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聶政傳》「前日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不幸而母以天終,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請得從事焉!」

动词
1.至、到。例: 「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2.能、可以。《戰國策.齊策六》「齊多知而解此環不?」 《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剛,用弱而強。」

介词
1.之、的。《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淮南子.人間》「虞之與虢,相恃而勢也。」

2.以。例: 「從今而後」「自此而下」《易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孟子.盡心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

副词
1.才、始。表時間。《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嘻!甚矣憊!雖然,吾今取此然後而歸爾。」

2.猶。《論語.陽貨》「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连词
1.和、與。《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哀樂而樂哀,皆喪心也。」

2.並且。《書經.皋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兜?」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則、就。《易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之。若可,君而繼之。」

4.如、若。《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5.因而、所以。《左傳.成公八年》「謂汶陽之田,敝邑之舊也,而用師於齊,使歸諸敝邑。」 漢.劉向《說苑.卷一九.脩文》「情動於中,而形於聲。」

6.然而、但是、卻。表轉折之意。《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孟子.離婁下》「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

7.尚且。《莊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之道乎?」 《淮南子.人間》「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

助词
1.用於句末,相當於「兮」「罷了」《詩經.齊風.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 《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2.用於句首,相當於「豈」「難道」《論語.顏淵》「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事晉,未敢攜貳,況衛在君之宇下,而敢有異志?」

3.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無義。《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何能擇?」

“而”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𠀤音栭。
正韻如支切,音兒。
說文頰毛也。
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
,頰𩑔也。
 又玉篇語助也。
詩·齊風俟我於著乎
 又書·洪範色。
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厲。
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作。
,猶與也。
 又禮·檀弓曰然。
,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
論語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
論語不好犯上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
易·屯卦宜建侯不寧。
釋文鄭讀曰能,能猶安也。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其鱗之。〕 謹照原文其上增作字。

“而”形意通解

略說: 象頰下鬍鬚之形,上部或加一短畫作飾筆,本義為頰毛。後借用作連詞,所以另造「」、「」字保存本義。

詳解: 象頰下鬍鬚之形,上部或加一短畫作飾筆,本義為頰毛。後借用作連詞,所以另造「」、「」字保存本義。

  甲骨文字形,唐蘭、于省吾都釋為「」。李圃據金文多友鼎「」字下部即從此形,以為此字當是「」的初文,象倒首長髮形,不應釋為「」字。季旭昇則以二字不排除可能同形,字象頰毛,人斬首後只能看到頰毛,故既是「」字,也是「」的初文。「」字於戰國文字寫法多樣,部分「」字易與「」字相混。參見「」。

  甲骨文「」字用為「」,解作祭名,煮熟食以進行祭祀。如《合集》10989:「而(胹)匕(妣)壬」,指以熟食祭祀妣壬。傳世典籍「」又與「」通用,兩字均有爛熟的意思。另「」字又可通為「」,用作地名,如《合集》15588:「尞(尞)于而(陑)。」即於陑地舉行燎祭。

  金文「」字用作第二人稱代詞,與「」、「女(汝)」同用。如叔尸鐘:「女(汝)不彖(惰),夙夜宦執而(爾)政事」,指你不怠惰,日夜執行你的職守。傳世文獻亦有此用法,如《左傳.昭公二十年》:「余知而無罪也。」杜預注:「而,猶女也。」「」、「女(汝)」相當於今日的「」。另「」字於金文可用作連詞。如中山王鼎:「尔母(毋)大而肆,母(毋)富而喬(驕),母(毋)眾而囂。《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字於甲金文都未用作本義,但於傳世文獻卻能找到用作頰下鬍鬚的例子。如《周禮.考工記》:「作其鱗之而。」王引之曰:「而,頰毛也。之猶與也。作其鱗之而,謂起其鱗與頰毛也。」意即突出牠的鱗與頰毛。由於「」字後來被借用作連詞,不再用作本義,所以另外加上「」造「」字,或加「」造「」字,以表示其本義。

  《說文》:「而,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