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文言文意思
“尔”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尔”字

繁体:简化方式:起用古字或异体

拼音:ěr

“尔”字的古汉语解释

ěr

1.代词 1你;你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点,何如?。”《殽之战》:“何知,中寿,墓之木拱矣。”2.你们;你们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以吾一日长乎,毋吾以也。”《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志。”

2.代词 这(样);那(样)。《孔雀东南飞》:“同是被逼迫,君妾亦然。”《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二十有一年矣。”

3.形容词、副词或动词词缀。《鱼我所欲也》:“呼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小石谭记》:“俶远逝,往来翕忽。”

4.兼词。同“耳”,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唐雎不辱使命》:“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志油翁》:“无他,但手熟。”

5.助词 同“耳”。可译作“了”加强肯定语气。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徒。”《熟读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

【尔曹】尔辈;你们。杜甫《戏为六绝句》:“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尔尔】1.答应之声,相当于“是是”。《孔雀东南飞》:“媒人下床去,诺诺复。”2.如此。朱熹《舫斋》:“筑室水中聊,何须极浦望朱宫。”

【尔来】自那时以来;近来。《蜀道难》:“四万八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尔汝】1.古代尊长对卑幼者的称呼,引申轻贱之称。《魏书·陈奇传》:“尝众辱奇,或之,或指为小人。”2.表示亲昵。《柳敬亭传》:“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者。”

“尔”国语辞典解释

ěr

代词
1.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例: 「爾虞我詐」《詩經.衛風.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2.此、這個。《禮記.檀弓上》「夫子何善爾也?」

3.如此、這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妹一兒也,何苦乃爾。」

形容词
此、這。例: 「爾後」「爾時」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許掾嘗詣簡文,爾夜風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語。」


副词
表示程度,相當於「如此的」「這樣的」《孟子.告子上》「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 唐.李白〈戰城南〉:「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助词
1.語尾助詞,無義。《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

2.如此、而已。例: 「不過爾爾」《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

3.位於句末,表示肯定的意思。同「矣」《公羊傳.宣公十五年》「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

4.表示疑問的語氣。同「乎」《公羊傳.隱公元年》「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

“尔”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𠀤音邇。
說文麗爾,猶靡麗也。本作𤕨。从冂从㸚,其孔㸚,尒聲。此與爽同意。
 又玉篇爾,汝也。
書·大禹謨肆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
 又禮·檀弓爾毋從從爾。爾毋扈扈爾。
爾,語助。
廣韻尒義與爾同。詞之必然也。
 又譍詞。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諾諾復爾爾。
世說聊復爾耳。
 又同邇。
詩·大雅戚戚兄弟,莫遠具爾。
爾,謂進之也。
邇是近義,謂揖而進之。
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之。
爾,近也。或曰移也。右之,便尸食也。
周禮·地官·肆長實相近者,相爾也。
爾,亦近也。
 又前漢·藝文志爾雅三卷二十篇。
張晏曰:爾,近也。雅,正也。
 又集韻乃禮切,音禰。
集韻本作濔。滿也。
 又一曰爾爾,衆也。
 又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爾華,盛貌。
釋文爾,乃禮反。
 又爾雅·釋草綦,月爾。
綦,一名月爾,可食之菜也。考證:〔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爾,近也。或曰移也。右之,便尸食也。〕 謹照原文上右下增之字。

“尔”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三足的繞絲、紡線的架子(絡絲架),上有銳頭,中有器身,下有豎足,並有絲線圍繞。本義是繞絲、紡線的架子,是「」的初文(林義光),後借用為第二人稱代詞。

詳解: 甲金文象三足的繞絲、纏絲、紡線的架子,上有銳頭,中有器身,下有豎足,並有絲線圍繞。本義是繞絲、紡線的架子(絡絲架、絡子),是「」的初文(林義光),後借用為第二人稱代詞。金文「」的上部寫作「」,「」其實從「」字分化出來,是通過省去「」字下半部分而成。「」、「」本為一字,故簡化字用「」來表示「」。許慎認為「」的本義是「麗爾」,「麗爾」即「麗廔」,表示窗棱交錯,格格相連的樣子,此義罕用(張標)。《說文》:「爾,麗爾,猶靡麗也。从冂从㸚,其孔㸚,尒聲。此與爽同意。

  「」和「」在春秋以前有粗略的分工,「」(古作「」)多用於主語和賓語位置,如《左傳.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實征之。《左傳.定公四年》:「余將殺女」;「」多用作定語,《論語.公冶長》:「各言爾志」。而「」多用於單數,如《論語.為政》:「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謂孔子說:「子路,教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楊伯峻);「爾」多用於複數,《書.湯誓》:「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意謂王說:「你們過來,聽我說話。」這只是粗略的分工,也有例外的情況(王鳳陽)。

  甲骨文用為人名和方國名,金文用作第二人稱代詞,洹子孟姜壺:「用御爾事」,意謂以治理你的職事。

  戰國竹簡第二人稱代詞「」字多寫作「」,《郭店簡.緇衣》簡3:「《寺(詩)》員(云):『情(靖)共尔(爾)立(位),好氏(是)貞(正)植(直)。』」此句見於《詩經.小雅.小明》,意謂《詩經》云:「安分敬守你的職位,只喜歡正直。」(參劉釗)。戰國秦簡用「」來表示爾,《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25背貳:「鬼恆召(詔)人曰:「壐(爾)必以𦳑(某)月日死。」意謂鬼常常告訴人說:「你必在某月某日死去。

  「」又假借為「」,《郭店簡.老子甲》簡30:「夫天[下]多忌韋(諱),而民爾(彌)畔(叛)。」意謂天下禁忌越多,人民就越叛離。

  漢帛書用作第二人稱代詞,《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第212行:「設〈詩〉曰:『上帝臨女(汝),毋膩(貳)爾心。』」此句見於《詩經.大雅.大明》,意謂《詩經》云:「上帝時時看着你們,不要懷有異心,猶豫而錯失時機。《漢書.王貢兩龔鮑傳》:「上帝臨女,毋貳爾心。」顏師古注:「天常降鑒,甚可畏也。毋貳爾心,機事易失,勿猶豫也。

  成語「出爾反爾」出自《孟子》,表示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如何對待你;後又指前後言行自相矛盾,反覆無常。《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意謂曾子說:「警惕啊﹗警惕啊﹗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將怎樣回報你。

  而「爾虞我詐」(或作「爾詐我虞」)表示你欺騙我,我欺騙你,形容互不信任。《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典故「爾惟鹽梅」出自《尚書.說命下》:「若作和羮,爾惟鹽梅。」記述殷高宗武丁對名叫傅說的賢臣說:「如果烹調,你就是調味用的鹽和酸梅。」後世用「鹽梅」來表示得力助手、忠臣良佐。宋代柳永〈煮海歌〉:「太平相業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

  「」又是現行較罕見的姓氏,分布於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圍場、山西之長治、甘肅之酒泉、新疆之塔城等地。《姓氏考略》:「爾朱氏之後,去朱為爾氏,望出代郡。」意謂「」姓是複姓「爾朱」的後裔,其有聲望的家族出於古時的代國(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