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文言文意思
“少”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少(简繁同形)
拼音:shǎo/shào
“少”字的古汉语解释
shǎo
1.形容词 数量少;不多。《寡人之于国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2.动词 缺少短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动词 小看;轻。《望洋兴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又】<形意动>以……为少;轻视。《<指南录>后序》:“北亦不敢遽少吾国。”
4.副词 稍;略微。《触龙说赵太后》:“少益嗜食,和于身。”
5.副词 少顷;一会儿。《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shào
1.形容词 年轻;年纪小。《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2.名词 年轻人;青年。《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3.形容词 排行在后的。《触龙说赵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少”国语辞典解释
shǎo
形容词不多。例: 「稀少」 、「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話好像少了一點。」
动词
1.短缺、不夠。例: 「米麵是一天不可少的。」 、「少了一個人,不知有沒有候補的?」
2.二數相較的差。例: 「五比八少三。」
3.丟失、遺失。例: 「我屋裡少了幾件東西,你們知不知道?」
4.輕視、不滿。《史記.卷六九.蘇秦傳》:「顯王左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弗信。」
副词
1.不久、短時間。《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
2.不經常的。例: 「這是少有的事。」
3.略微、稍微。《莊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遊於六合之外。」 《史記.卷一一〇.匈奴傳》:「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
shào
形容词年幼的、年輕的。例: 「少男」 、「少女」 、「少爺」 。
名词
1.幼年或年輕的時候。《墨子.兼愛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長。」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此由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
2.年輕的人。《晉書.卷八〇.列傳.王羲之》:「王氏諸少並佳。」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惡少,都一傳兩,兩傳三的來物色,非止一日。」
3.姓。如漢代有少年唯。
“少”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𠀤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
徐曰丿音夭。
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
又少頃,有閒也。
孟子少則洋洋焉。
又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
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又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𠀤燒去聲。
玉篇幼也。
增韻老之對也。
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
又少儀。
禮記篇名。少室,山名。
又副貳也。
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
註副三公者。
又姓。漢下邽令少年唯。
又叶書久切,音守。
歐陽修·杜祁公墓銘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又正字通入宥韻。
歐陽修·蔡君山墓銘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少”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小」字作四小點之形,「小」、「少」古本一字,後來才以三小點表示「小」,四小點表示「少」。金文從「小」從「丿」,底下的一小點延伸為一撇。《說文》:「少,不多也。从小丿聲。」詳解: 甲骨文與「小」用法相同,表示微小。金文表示少,與「多」相對,王后中宮錡:「五升少半升。」又表示年少,哀成弔鼎:「少去母父」。又用「少」為「小」,蔡侯紐鐘:「余唯(雖)末少(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