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文言文意思
“髡”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髡”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kūn

“髡”字的古汉语解释

kūn

1.名词 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后汉书·马融传》:“免官,徙朔方。”

2.动词 剪去头发。屈原《涉江》:“接舆首兮,桑扈裸行。”

3.动词 剪去树枝。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柳干树则足柴,十年以后一树,得一载。”

“髡”国语辞典解释

kūn

动词
1.剃髮。多用於刑罰。《說文解字.髟部》「髡,𩮜髮也。」 《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因直言觸忤劉璋,被璋髡鉗為徒隸,因此短髮。」

2.剪去樹木的枝葉,使之光禿。《齊民要術.卷五.種槐柳楸梓梧柞》「十年之後,髡一樹,得一載,歲髡二百樹,五年一周。」

名词
古代剃去男子頭髮的刑罰。始於秦代,隋唐後漸廢。

“髡”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苦昆切集韻韻會正韻枯昆切,𠀤音坤。
說文𩮜髮也。从髟,兀聲。或从元。
周禮·秋官·掌戮者使守積。
王之同族不宮之者,頭而已。
前漢·𠛬法志當黥者,鉗爲城旦舂。
 又人名。
孟子註淳于,齊之辨士。
 又樹禿曰
齊民要術種柳千樹足柴,歲可二百樹。
 又集韻去骨切,音窟。
 又五忽切,音兀。義𠀤同。

“髡”形意通解

」異體亦作「」,義為剃髮。《《說文》:「髡,𩮜髮也。从髟兀聲。髨,或从元。《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