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国语辞典解释
kūn
名词《易經》卦名:(1)八卦之一。卦形是☷。其象為地、為臣、為母、為妻。(2)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坤(☷)上。象女德之義。
形容词
女性的、女方的。例: 「坤伶」 、「坤宅」 、「坤德」 。《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下.順烈梁皇后紀》:「梁小貴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極。」 《鏡花緣》第一回:「現在魁星既現女像,其為坤兆無疑。」
“坤”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苦昆切集韻韻會正韻枯昆切,𠀤音髡。地也。釋名順也,上順乾也。
易卦名。
象傳地勢坤。
說卦坤爲地。
又叶巨員切,音拳。
桓君山仙賦氾氾濫濫,隨天轉旋。容容無爲,壽極乾坤。
蘇軾·服胡麻賦至陽赫赫,發自坤兮。至隂肅肅,躋于乾兮。
說文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古作巛,象坤畫六斷也。
別作𠔧𦥤䰠䝿。𦥤字原作𦥑下介。䝿字从𦥑。䝿,古貴字。
“坤”形意通解
略說: 從「土」,從「申」,《易》卦名,八卦之一,象徵地。詳解: 從「土」,從「申」,《易》卦名,八卦之一,象徵地。《說文》:「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易‧坤》:「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坤」可表示大地。《易‧說卦》:「坤也者,地也。」
「坤」也可表示女性。《易‧繫辭上》:「坤道成女。」
「坤」亦指母親。《易‧說卦》:「坤,地也,故稱乎母。」
古以八卦定方位,西南方為「坤」。宋蘇軾〈寄題梅宣義園亭〉:「我本放浪人,家寄西南坤。」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