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国语辞典解释
nǎn
形容词害羞慚愧而臉紅。例: 「赧顏」 、「羞赧」 。《孟子.滕文公下》:「觀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 唐.沈既濟《任氏傳》:「鄭子赧而隱。」
“赧”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奴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版切,𠀤音戁。說文面慚赤也。
孟子觀其色赧赧然。
趙岐註面赤,心不正之貌。
說文作𧹠。
集韻或从皮作𧹞,亦作𢠱。
“赧”形意通解
「赧」異體又作「𧹞」、「𢠱」。《說文》:「赧,面慙赤也。从赤𠬝聲。周失天下於赧王。」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