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文言文意思
“赪”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赪”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chēng

“赪”字的古汉语解释

chēng

红色。谢眺《望三湖》诗:“积水照霞,高台望归翼。”

【又】颜色变红。陆游《养疾》诗:“菊颖寒犹小,枫林晓渐。”

【赪尾】1.赤色的鱼尾。2.比喻忧劳。

“赪”国语辞典解释

chēng

名词
淺紅色。《爾雅.釋器》「再染謂之赬。」 晉.郭璞.注:「赬,淺赤。」


形容词
淺紅的。《詩經.周南.汝墳》「魴魚赬尾,王室如燬。」 唐.李白〈明唐賦〉:「赬欄各落,偃蹇霄漢。」

“赪”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丑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丑成切,𠀤音檉。
說文䞓或从貞作赬。
爾雅·釋器再染謂之赬。
赬,染赤。
詩·周南魴魚赬尾。
赬,赤也。魚勞則尾赤。
釋文赬,說文作䞓。
 又集韻通作竀。
左傳·哀十六年如魚竀尾。
竀,赤色。俗作頳。

“赪”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紅色。

詳解: 從「」,「」聲。《說文》作「」,以「」為「」的或體。本義是紅色。《說文》:「䞓,赤色也。」如《禮記.喪大記》:「大夫以玄赬,世婦以襢衣。」鄭玄注:「赬,赤也。」戰國楚宋玉〈笛賦〉:「赬顏臻,玉貌起。」「赬顏」即紅顏,引申表示美色。一說「」表示淺紅色。《爾雅.釋器》:「再染謂之赬。」郭璞注:「赬,淺赤。

  《詩.周南.汝墳》:「魴魚赬尾,王室如燬。」毛傳:「赬,赤也,魚勞則尾赤。」「赬尾」本指紅色的魚尾,後以「赬尾」比喻勞苦、憂勞,如唐代韋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黑頭期命爵,赬尾尚憂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