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塍”国语辞典解释
chéng
名词稻田間的路界。漢.班固〈西都賦〉:「疆埸綺分,溝塍刻鏤。」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二上.浙遊日記》:「人從塍上曲折而入,約廿丈,忽聞水聲潺潺。」
“塍”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同堘。班固·西都賦溝塍刻鏤。
“塍”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土」,「朕」聲,與小篆構形相同。根據《說文》,「塍」的本義為田地裏劃分田界的小路。詳解: 金文從「土」,「朕」聲,與小篆構形相同。根據《說文》,「塍」的本義為田地裏劃分田界的小路。《說文》:「塍,稻中畦也。从土,朕聲。」
金文讀作「朕」,用作第一人稱代詞,仲辛父簋:「仲辛父乍塍(朕)皇且(祖)日丁、皇考日癸尊簋。」又讀作「媵」,表示送女出嫁,京弔盤:「京弔乍孟嬴塍(媵)□[盤]。」
現代漢語仍有用「塍」表示田地的方言,如閩南方言潮州話,至今仍見「田」曰「塍」,完全以「塍」訓讀「田」。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