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塍”文言文意思
“塍”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塍(简繁同形)
拼音:chéng
“塍”字的古汉语解释
chéng
1.名词 田埂,小堤。刘禹锡《插田歌》:“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引】田地划分的单位。柳宗元《柳州复大云寺记》:“凡树木若干本,竹三万竿,圃百畦,田若干塍。”
“塍”国语辞典解释
chéng
名词稻田間的路界。漢.班固〈西都賦〉:「疆埸綺分,溝塍刻鏤。」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二上.浙遊日記》:「人從塍上曲折而入,約廿丈,忽聞水聲潺潺。」
“塍”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同堘。班固·西都賦溝塍刻鏤。
“塍”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土」,「朕」聲,與小篆構形相同。根據《說文》,「塍」的本義為田地裏劃分田界的小路。詳解: 金文從「土」,「朕」聲,與小篆構形相同。根據《說文》,「塍」的本義為田地裏劃分田界的小路。《說文》:「塍,稻中畦也。从土,朕聲。」
金文讀作「朕」,用作第一人稱代詞,仲辛父簋:「仲辛父乍塍(朕)皇且(祖)日丁、皇考日癸尊簋。」又讀作「媵」,表示送女出嫁,京弔盤:「京弔乍孟嬴塍(媵)□[盤]。」
現代漢語仍有用「塍」表示田地的方言,如閩南方言潮州話,至今仍見「田」曰「塍」,完全以「塍」訓讀「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