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言文意思
“对”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對简化方式:符号化
拼音:duì
“对”字的古汉语解释
duì
1.动词 回答。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2.动词 并着;向着。《梦游天姥吟留别》:“对此欲倒东南倾。”《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动词 敌对;对立。《三国志·诸葛亮传》:“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
4.名词 配偶。《后汉书·梁鸿传》:“择对不嫁。”
5.名词 对偶的词句。如“对联”、“对句”。
【对薄】受审问。薄,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古代审讯时,依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薄。
【对策】⒈古代科举考试取士的一种方法。用政治、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让应考者对答。明清时在殿试时进行。⒉对付的策略或办法。
“对”国语辞典解释
duì
动词1.回答地位高的人所提的問題或接續他們的說話。《左傳.隱公元年》:「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2.一般的應答。例: 「無言以對」 。
3.對待、看待。例: 「對人誠懇」 。
4.朝著、向著。例: 「槍口對準靶子」 、「面對面」 、「對著天空」 。《文選.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5.相合、投合。例: 「對症下藥」 。
6.比照檢查。例: 「校對」 、「對指紋」 、「對身分證」 。
7.調整使合標準。例: 「將焦距對好」 。
8.攙入。例: 「再對些熱水進去,否則太冷了。」
9.使兩種事物配合在一起。例: 「把門對上」 、「對對子」 。
10. 雙方抗爭起來。例: 「他們怒目相向,對起來了。」
名词
1.成雙的人或物。例: 「他們正好配成對。」
2.對聯的簡稱。例: 「對子」 、「門對」 、「喜對」 。
3.量詞。計算成雙的人或物的單位。例: 「一對鐲子」 、「三對夫妻」 。
形容词
1.對面的。例: 「對岸」 、「對方」 。
2.正確、正常的。例: 「數目不對」 、「神色不對」 。
介词
表示動作的對象。例: 「他對你說什麼?」 、「我對環境不熟。」
“对”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𠀤音碓。說文應無方也。本作𡭊。
爾雅·釋言對,遂也。
疏遂者,因事之辭。
廣韻答也。
增韻揚也。
詩·大雅以對于天下。
註答天下仰望之心也。
書·說命敢對揚天子之休命。
又禮·曲禮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
又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
註離席對也。
又次對,轉對。
王球貽謀錄唐百官入閤,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待制次對官,五日一次,內殿百官轉對。
又當也,配也。
詩·大雅帝作邦作對。
註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
又對簿。
史記·李將軍傳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又敵也。
吳陸遜曰劉備今在境界,此疆對也。
又凡物𠀤峙曰對。
杜甫·萬丈潭詩山危一徑盡,岸絕兩壁對。考證:〔禮·曲禮侍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 謹照原文侍下增坐字。
“对”形意通解
略說: 甲文從「又」從「丵」從「土」,陳秉新認為上「丵」下「土」此形亦是聲符,「丵」象鑿擊工具,字象手持工具開闢土地。詳解: 金文在「丵」下加「丰」(象艸木),字形結構與「封」、「邦」字相近。因為開闢土地之後,要樹立地界,先秦樹立地界多半以植樹為之,「對」的本義是闢地分疆,植樹於土,立下地界,後假借為應對、應答之意。《詩.大雅.皇矣》:「帝作邦作對」,表示帝開闢邦國、開闢領土。高亨《詩經今註》曰:「作,創造也,引申為開拓之義。邦,借用封。封,邊疆也。對,與疆同意。古代國家常在邊界上種植樹木以作標志,略似後代的柳條邊,這叫做對。」〈皇矣〉後文云:「以篤于周祜,以對于天下」,也是開闢天下的意思。
《說文》小篆加從「口」,可能是為應對、對答的「對」的而造的分化字,只是這個字沒有流傳下來,後世仍然用「對」字(季旭昇)。漢帛書應對的「對」字從「言」為意符。《說文》:「𡭊,譍無方也。从丵、从口、从寸。對,(對)[𡭊]或从士。漢文帝以爲:責對而爲言,多非誠對,故去其口以从士也。」從甲金文來看,「士」當為「土」之訛。
劉釗認為「丵」是從「䇂」演變而來,「䇂」象一種刑具。高鴻縉謂「丵」象有齒之古兵器。
甲骨文疑用作祭名或地名。金文表示對答、答謝,大盂鼎:「用對王休」。呂方鼎:「對揚王休」,表示報答、稱揚周王的蔭庇。《詩經.大雅.江漢》:「對揚王休」。又用作人名。
漢帛書表示對答,《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第362行:「伊尹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