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文言文意思
“寻”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尋简化方式:删改部件或笔画
拼音:xún
“寻”字的古汉语解释
xún
1.量词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琐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2.动词 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3.动词 探求。《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4.动词 顺着。《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副词 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寻常】⒈八尺一寻,两寻一常。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⒉平常。
【寻思】思索。
“寻”国语辞典解释
xún
名词1.古代八尺稱為「一尋」 。《詩經.魯頌.閟宮》:「是斷是度,是尋是尺。」 宋.文天祥〈正氣歌〉:「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2.姓。如晉代有尋會。
动词
1.找、探求。例: 「找尋」 。唐.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詩: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2.接續、繼續。《文選.向秀.思舊賦》:「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 《梁書.卷三三.劉孝綽傳》:「殿下降情白屋,存問相尋。」
3.攀爬、攀緣。《文選.張衡.西京賦》:「烏獲扛鼎,都盧尋橦。」
4.動用、使用。《左傳.昭公元年》:「日尋干戈,以相征討。」 《孔子家語.卷三.觀周》:「毫末不扎,將尋斧柯。」
5.重溫、重申。《左傳.哀公十二年》:「若可尋也,亦可寒也。」 宋.王禹偁〈答黃宗旦書〉:「生復辱書惠文,以尋前好。」
副词
1.經常、時常。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2.不久、隨即。《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 《文選.李密.陳情表》:「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3.普通、一般。唐.劉禹錫〈烏衣巷〉詩: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白居易〈新樂府.繚綾〉:「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
xín
动词吳語。指乞討、賺取。例: 「尋錢」 。
“寻”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徐林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𠀤音潯。說文繹理也,本作𢒫,从工口,从又寸。工口,亂也。
又寸,分理之也。彡聲。
增韻求也。
前漢·黃霸傳語次尋繹。
註抽引而出也。
又度名。
周禮·地官·媒氏註八尺曰尋,倍尋曰常。
小爾雅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
孟子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爲也。
又仍也,繼也。
左傳·昭元年日尋干戈,以相征討。
古語毫末不扎,將尋斧柯。
又俄也。
晉羊祜讓開府表以身誤陛下辱高位,傾覆亦尋而至。
又用也。
左傳·僖五年將尋師焉。
註尋,用也。
又侵尋,猶浸淫也。
前漢·武帝紀巡郡縣,侵尋太山矣。
又借作溫燖。
左傳·哀十二年吳使人請尋盟。子貢曰:若可尋也,亦可寒也。
註尋,重也,溫也,前盟巳寒,更溫之使熱。與燖義同。
又長也。
揚子·方言自關以西,秦晉梁益閒,凡物長謂之尋。
又俗謂庸常爲尋常。
又姓。晉尋會,唐劉黑闥將尋相。
韻會毛氏曰:从口。俗从几作𡬶,非。𠙛。
“寻”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伸開兩臂,量度長度。兩臂張開約長八尺,故一「尋」即八尺。詳解: 甲金文從二「又」(手形)從「丨」,象伸開兩臂,量度長度之形。「尋」的本義是量度單位,源于伸臂量度之法。張開兩臂的長度大約是八尺,故一「尋」即八尺(唐蘭)。《說文》:「度人之兩臂爲尋,八尺也。」或加從「簟」(象席形)為聲符。
《大戴禮記.主言》引孔子語:「布手知尺,舒肘知尋。」《孔叢子.小爾雅.度》:「尋,舒兩肱也。」所謂「舒肘」、「舒兩肱」者,即舒展兩臂之意。
「尋」字有繁簡多體,其繁體象張開兩臂量度筵席(「簟」)之形,或將筵席簡化為一條豎線,或只剩下舒張兩臂之形,或加從「口」(詹鄞鑫)。
篆書的寫法有兩個變化,一是在兩手之間增加「口」和「工」,這種繁化與「又」變為「右」,「𠂇」變為「左」是相同的現象。一是將下部倒書的「𠂇」改為正書,並訛為「寸」。《說文》篆文則另加表音的「彡」。由此可知篆書「尋」正是由「右」、「左」合成的會意字訛變而成的(詹鄞鑫)。
甲骨文用作祭名,亦為用牲之法(徐在國)。金文用作國名,典籍或作「鄩」,尋仲盤:「尋中(仲)賸中(仲)女子寶般(盤)」。又用作祭名,秦公簋:「乍(作)尋宗彝,以卲皇且(祖)」。天子、諸侯在宗廟正祭後,次日再祭,稱為「繹」,又稱「尋」。而祭祀之禮在宗廟門內,又可稱「尋宗」(商志𩡝、唐鈺明)。
戰國竹簡用作量度單位,《上博楚竹書六.競公虐》簡10:「執尋之幣」,即執持長度為一尋的布帛。
《說文》:「𢒫(尋),繹理也。从工、从口、从又、从寸,工、口,亂也,又、寸,分理之。彡聲。此與𤕦同意。度人之兩臂爲尋,八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