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文言文意思
“训”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训”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xùn

“训”字的古汉语解释

xùn

1.动词 训诫;教诲。《训俭示康》:“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汝。”

2.动词 训练。《晋书·羊祜传》:“祜缮甲卒,广为戎备。”

【训典】⒈教导人的常规、法则。⒉先王之书。

【训诂】解释古书字义。

“训”国语辞典解释

xùn

动词
1.說教、教誨。例: 「教訓」「訓誡」《左傳.桓公十三年》「訓諸司以德。」

2.教練、操練。例: 「訓練」《晉書.卷三十四.羊祜傳》「祜善甲訓卒,廣為戒備。」 《宋史.卷三六一.張浚傳》「訓新集之兵,當方張之敵。」

3.順從、服從。漢.揚雄《法言.修身》「上士之耳訓乎德,下士之耳順乎己。」

4.解釋文字的意義。參見「訓詁」 條。

名词
1.教訓、告誡。例: 「庭訓」《詩經.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 《國語.周語下》「啟先王之遺訓,省其典圖刑法。」

2.法則、典則。《書經.胤征》「聖有謨訓,明徵定保。」

3.姓。如明代有訓濬。

“训”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許運切正韻吁運切,𠀤薰去聲。
說文說敎也。
徐曰訓者,順其意以訓之也。
正韻誨也。
字彙導也。
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訓于王。
作訓以敎導太甲。
詩·大雅四方其訓之。
正義訓是敎誨之別名。
禮·曲禮敎訓正俗。
謂訓說義理。
 又正字通古言可爲法也。
書·說命學于古訓。
詩·大雅古訓是式。
古,故也。訓,道也。
古訓,先王之遺典也。
左傳·文六年告之訓典。
訓典,先王之書。
 又玉篇誡也。
魏書·高允傳臣被敕論集往世酒之敗德以爲酒訓
 又廣韻男曰敎,女曰訓。
 又博雅順也。
書·康誥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
上天用順文武之道,而付之以天下之大也。
後漢·方術傳下使五品咸訓于嘉時。
訓,順也。
 又詁訓,註解之別名。
爾雅·郭璞序爾雅者,所以通詁訓之指歸。
訓,道也。道物之貌以吿人也。
前漢·揚雄傳不爲章句訓詁。
師古註訓者,釋所言之理也。
字彙如某字釋作某義,順其義以訓之也。
 又官名。
周禮·夏官訓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
 又鳥名。
唐書·五行志鵂鶹,一名訓狐。
 又獸名。
神異經檮杌,西方荒中獸。一名難訓。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江南道有訓州。
 又姓。明宣德中有敎授訓濬。
 又五音集韻詳遵切,音旬。道也。
周禮·地官土訓,鄭司農讀。
 又叶文韻。
晉書·衞恆傳大晉開元,弘道敷訓。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训”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教導、教誨。

詳解: 從「」,「」聲。本義是教導、教誨。《說文》:「訓,說敎也。从言,川聲。」如《尚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訓于王。《管子.任法》:「群臣不用禮義教訓,則不祥。

  「」表示典範、準則。如《詩.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鄭玄箋:「故訓,先王之遺典也。《清華壹.保訓》簡1:「王念日之多鬲(歷),𢖶(恐)述(墜)保(寶)訓。」意謂文王顧慮年事已高,恐怕失去珍貴的訓誡。

  「」表示訓練。如《左傳.文公七年》:「訓卒,利兵,秣馬,蓐食,潛師夜起。《晉書.羊祜傳》:「(羊)祜繕甲訓卒,廣為戒備。

  「」也表示解說、訓解。如《漢書.藝文志》:「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為之傳。《文心雕龍.宗經》:「《書》實記言,而詁訓茫昧,通乎《爾雅》,則文意曉然。

  「」可通「」。如《尚書.康王之誥》:「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郭店簡.性自命出》簡17:「雚(觀)其之〈先〉[辶系]〈後〉而逆訓(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