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鞹”国语辞典解释
kuò
名词1.去毛的皮革。《廣韻.入聲.鐸韻》:「鞹,皮去毛。」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虎豹無文,則鞹同犬羊。」
2.晒乾不去毛的整張獸皮。元.戴侗《六書故.卷一八.動物》:「凡革不去其光,張而完暴之謂之鞹。」
“鞹”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𠀤音廓。說文去毛皮也。
論語虎豹之鞹。
又詩·齊風載驅薄薄,簟茀朱鞹。
傳諸侯之路車,有朱革之質,而羽飾之也。
釋文苦郭反。革也。
集韻又作鞟。考證:〔詩·齊風載驅薄薄,簟笰朱鞹。〕 謹照原文笰改茀。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