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文言文意思
“耒”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耒”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lěi

“耒”字的古汉语解释

lěi

名词 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叉。《五蠹》:“因释其面守株,冀复得兔。”

“耒”国语辞典解释

lěi

名词
1.古代木製耕具上的曲柄。《易經.繫辭下》「斲木為耜,楺木為耒。」

2.需用手推耕的犁。《韓非子.五蠹》「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耕夫釋耒,桑婦下機。」

3.二一四部首之一。

“耒”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𠀤盧對切,音類。
說文手耕曲木也。从木推丯。古者𡍮作㭒以振民也。
古史考神農作
易·繫辭揉木爲
禮·月令孟春之月,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耜。
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車人爲庛,長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
謂耕,庛謂下岐。
 又水名。
水經水,出桂陽柳縣南山。
 又集韻魯猥切,音磊。
 又魯水切,音壘。義𠀤同。
 又集韻倫追切,音纍。果實垂貌。一曰耕多草。

“耒”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象下部分叉的發土工具,用以耕田。本義是農具,相傳也是大禹治水時翻土用的工具。

詳解: 金文象下部分叉的發土工具,用以耕田。本義是農具,相傳也是大禹治水時翻土用的工具。小篆變為從「」從「」,許慎認為「」是一種亂草,「」代表除草的工具。《說文》:「𣐇(耒),手耕曲木也。从木推丯。古者垂作耒㭒,以振民也。凡耒之屬皆从耒。」由於務農乃生計之所繫,故「」乃成為漢字重要的部首。

  「」和「」的性質相近,因此有時作為表意符號可以通用。但不能據此認為「」、「」是一個字。從形制上看,「」、「」、「」為一系,由木棒式原始農具發展而成,耒則由用樹杈做的原始農具發展而成(裘錫圭)。

  耒除用作農具外,相傳亦是大禹治水時翻土的用具。《韓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今位於紹興市郊有大禹陵,山頂的大禹立像,手持的正是「耒臿」,其形狀竟與金文「」字極為相似。

  金文用作氏族名。耒父己尊:「耒父己」。直到今天,紹興近郊禹陵邨一帶,除了相傳為禹的「」姓外,亦有「」姓,很可能都是歷史的孑遺。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