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文言文意思
“垒”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壘简化方式:起用古字或异体
拼音:lěi
“垒”字的古汉语解释
lěi
1.名词 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韩非子·说林下》:“深沟高垒。”
2.动词 堆砌。李白《襄阳歌》:“垒曲便筑槽丘台。”
“垒”国语辞典解释
lěi
名词1.軍營中防守的掩蔽體或城堡。例: 「壁壘」 、「堡壘」 。
2.棒、壘球比賽中,提示選手跑步得分的標示物。例: 「一、二壘有人。」
3.姓。如晉代有壘錫。
动词
用土、石或磚等堆砌起來。通「累」 。例: 「壘牆」 。唐.姚合〈武功縣中作〉詩三〇首之二八:「壘階溪石淨,燒竹灶煙輕。」
lǜ
參見「鬱壘」 條。“垒”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力委切。與累通。說文垒,墼也。積塹爲牆壁也。(壘)廣韻力軌切集韻韻會魯水切,𠀤音藟。說文軍壘也。禮·曲禮四郊多壘,卿大夫之辱也。周禮·夏官量人掌營軍之壘舍,量其市朝州涂軍社之所里。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虛南衆星曰羽林天軍,軍西爲壘。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武帝平南越,內增七校,中壘其一也。
又姓,後趙壘澄,晋梓潼太守壘錫。
又集韻艮斐切。山貌。
又倫追切,音纍。畏壘,山名。莊子·庚桑楚北居畏壘之山。
又玉壘山,在灌縣西,唐貞觀閒設關于其下。岑參詩玉壘天晴望,諸峰盡覺低。
又重也。一曰壯貌。前漢·鮑宣傳魁壘之士。
又冢相次也。張載·七哀北邙何壘壘。
又與累同。荀子·大略篇不憂其係壘也。
又與礌同。前漢·李陵傳下壘石。
又廣韻呂䘏切集韻韻會列戌切,𠀤音律。鬱壘,神名。風俗通上古有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在東海度朔山桃樹下,𥳑閱百鬼,其不循理者,持以葦索,執以飼虎。張衡·東京賦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臘祭夕桃符之制由此。神荼,音伸舒。
“垒”形意通解
金文從四「田」,從「土」,用作人名,意義不詳,十三年□陽令戈:「工帀(師)北宮壘,冶黃。」後來「壘」指軍營中用作禦敵或防守的牆壁,如壁壘,兩軍對壘,《說文》:「壘,軍壁也。从土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