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言文意思
“明”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明(简繁同形)
拼音:míng
“明”字的古汉语解释
míng
1.形容词 明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动词 照亮。《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3.形容词 明白;清楚。《答司马谏议书》:“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又】明白地;公开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明谓左右。”
4.动词 证明;说明。《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5.动词 明确。《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6.形容词 英明;高明;明智。《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7.名词 智慧。《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名词 视力。《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又】视力好。《管子·制分》:“聪耳明目”
9.形容词 次;下一个(专指年、月、日)。《为学》:“明年,贫僧自南海还。”
10.名词 明朝。
“明”国语辞典解释
míng
动词1.通曉。例: 「明瞭」 、「明白」 、「他是個深明大義的人。」
2.使通曉。《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明恥教戰,求殺敵也。」
3.昭示、彰顯。《禮記.郊特牲》:「天垂象,聖人則之郊,所以明天道也。」
4.發亮。《詩經.齊風.雞鳴》:「東方明矣,朝既昌矣。」
形容词
1.光亮的。例: 「明月」 、「明亮」 。《文選.謝惠連.秋懷詩》:「皎皎天月明。」
2.清晰的。《漢書.卷五二.韓安國傳》:「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
3.聰慧、悟性很高。例: 「聰明」 、「明智」 。《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夫見機而作,不處凶危,上聖之明也。」
4.公開的、顯露的。例: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5.才德高顯的。例: 「明主」 、「明君」 。
6.磊落的。例: 「明人不做暗事」 。
7.乾淨、整潔。例: 「窗明几淨」 。
8.顯著的。例: 「明顯」 、「明效」 。
9.時序在後的。例: 「明天」 、「明年」 。
名词
1.視覺、目力。《禮記.檀弓上》:「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 三國魏.王粲〈贈文叔良〉詩: 「視明聽聰,靡事不惟。」
2.陽。相對於「陰」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
3.神靈。例: 「神明」 。
4.朝代名。參見「明朝」 條。
5.姓。如清代有明耀光。
“明”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𠀤音鳴。說文照也。
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
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又易·乾卦大明終始。
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又易·乾卦天下文明。
疏有文章而光明。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
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又書·舜典黜陟幽明。
傳升進其明者。
又書·太甲視遠惟明。
疏謂監察是非也。
又洪範視曰明。
傳必淸審。
又詩·小雅祀事孔明。
箋明,猶備也。
又詩·大雅明明在下。
傳明明,察也。
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又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又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
疏明,猶尊也。
又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
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又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又廣韻昭也,通也。
又星名。
詩·小雅東有啓明。
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又小雅明發不寐。
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又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又姓。
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又與盟同。
詩·小雅不可與明。
箋明,當爲盟。
又與孟同。
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
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又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
註師古曰:明音萌。
又韻補叶謨郞切。
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又叶彌延切。
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明”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日」從「月」,會太陽剛昇起,月亮還沒落下之意(徐中舒),指清早、黎明時分,本義是天明、黎明。一說以日、月相映表示明亮,本義是明亮(沈培)。詳解: 甲骨文有四種字形:一,從「日」從「月」,會太陽剛昇起,月亮還沒落下之意,指清早、黎明時分,本義是天明。二,從「月」,「囧」亦聲,「囧」象鏤孔的窗牖,會月光從窗外照射入室內,本義是月明。三,從「目」從「月」,本義是眼睛明亮。四,從「田」從「月」,「田」可能是「日」或「囧」之訛形。甲骨文從「目」之形辭例殘缺,未能確定是否「明」字。戰國睡虎地秦簡「明」字從「目」,裘錫圭認為是從「囧」形訛變而來。戰國竹簡也有從「田」從「月」之形,參見《郭店簡.老子甲》簡34。
《說文》:「朙,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明,古文朙。」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天剛亮的時候,《合集》481:「乙巳明雨」,指乙巳這一天清早下雨。又表示光明,《合集》21037:「丁未疾目,不喪朙(明)」,表示丁未這一天眼睛有病,不會喪失光明。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天明,大盂鼎:「明,王各(格)周廟。」表示天剛亮的時候,周王來到周室的宗廟。又表示顯明、清楚,𠫑羌鐘:「用明則之于銘」,「則」表示用刀刻畫,意謂清楚地刻在銘文中。又表示彰明,中山王鼎:「以明其𢛳(德)」。又表示修明,師詢簋:「敬明乃心」,意謂使心思清明純正。又表示嚴明,秦公鐘:「穆穆帥秉明德,叡尃(敷)明井(刑)」,意謂端莊恭敬地遵循和秉持光明的德行,明智地頒布嚴明的刑罰。
簡帛用作動詞,表示彰明,《清華簡一.皇門》簡12:「夫明尔(爾)惪(德),以惠余一人憂。」意謂彰明你的德行,以扶助我一人的憂患。《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經法》第1行:「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殹(也)。」又表示嚴明、分明,《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敬明乃罰」,表示敬慎地使刑罰嚴明。《清華簡一.皇門》簡4:「惠王共明祀,敷明刑。」「明祀」的「明」是對重大祭祀的美稱,「明刑」的「明」是嚴明之意,意謂協助周王恭敬地進行祭祀,頒布嚴明的刑罰。又表示明白,《睡虎地秦簡.語書》簡10:「惡吏不明法律令,不智(知)事,不廉絜(潔)」。
此外,又借「盟」來表示「明」,指下一個,《清華簡二.繫年》簡28:「盟(明)歲,起師伐息,克之。」表示下一年,出兵攻打息國,戰勝息國。參見「盟」。
侯馬盟書「明」通假為「盟」,《侯馬盟書》67:6:「明(盟)誓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