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文言文意思
“首”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首(简繁同形)
拼音:shǒu
“首”字的古汉语解释
shǒu
1.名词 头。《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
2.名词 首领;首脑。《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3.名词 物体的前部。《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
4.动词 首倡;起首。《史记·陈涉世家》:“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
5.动词 开头;开端;起始。《过小孤山大孤山》:“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
6.名词 首要;首位;第一。《韩非子·心度》:“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
7.动词 告发;自首。《谭嗣同》:“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
8.量词 篇。用于诗、词、文、赋等。《宋书·谢庄传》:“所著文章四百余首,行于世。”
9.量词 面。用于旗帜。《儒林外史》:“在南京做了二十首大红缎子绣龙的旗。”
“首”国语辞典解释
shǒu
名词1.頭、腦袋。例: 「頓首」 、「叩首」 、「昂首闊步」 、「搔首弄姿」 。
2.領袖、帶頭的人。例: 「元首」 、「罪魁禍首」 、「群龍無首」 。
3.開端、開始。例: 「歲首」 、「篇首」 。
4.要領。《書經.秦誓》:「予誓告汝,群言之首。」
5.量詞。計算詩、詞、歌曲等的單位。例: 「一首小詩」 、「兩首歌」 。
6.方、邊。例: 「右首」 、「東首」 、「上首」 。
7.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容词
最高的、第一的。例: 「首次」 、「首富」 、「首席代表」 。
副词
開始、最先的。例: 「首創先例」 、「首當其衝」 。
动词
1.朝向。《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北首燕路,而後遣辯士奉咫尺之書。」
2.出面檢舉告發或自陳罪狀。例: 「出首」 、「自首」 。《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我明日就將落花上枝為由,教張到府,首他以妖術惑人。」
“首”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書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手。說文頭也。
易·說卦乾爲首。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𢷎,一曰䭫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
註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
又元首,君也。
書·益稷元首起哉。
又廣韻始也。
公羊傳·隱六年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
註首,始也。時,四時也。過,歷也。春以正月爲始,夏以四月爲始,秋以七月爲始,冬以十月爲始。
又揚子·方言人之初生謂之首。
又魁帥也。
禮·檀弓毋爲戎首,不亦善乎。
註爲兵主來攻伐曰戎首。
又標表也。
禮·閒傳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
集說首者,標表之義,蓋顯示其內心之哀痛于外也。
又要領也。
書·秦誓予誓告汝羣言之首。
傳衆言之本要。
又左傳·僖十五年秦獲晉侯以歸,大夫反首拔舍從之。
註反首,謂頭髮下垂。
又左傳·成十六年塞井𡗝竈,𨻰於軍中,而疏行首。
註疏行首者,當陣前決開營壘爲戰道。
又禮·曲禮進劒者左首。
疏首,劒拊環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五分其晉圍,去一以爲首圍。
註首,殳上鐏也。
又貍首,樂章名。
周禮·春官·樂師凡射,諸侯以貍首爲節。
又禮·檀弓貍首之斑然。
註木文之華。
又官名。
史記·犀首傳犀首者,魏之隂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
註司馬彪曰:若今虎牙將軍。
又山名。
書·禹貢壺口雷首。
疏在河東蒲坂縣南,一名首山。左傳宣二年,宣子田於首山,卽此。
又邑名。
春秋·僖五年會王世子於首止。
註衞地,𨻰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鄕。
公羊傳作首戴。
又左傳·昭二十八年韓固爲馬首大夫。
註今壽陽縣。
又牛首,鄭邑,見左傳·桓十四年。
又刳首,晉地,見左傳·文七年。
又國名。
山海經有三首國。
又咳首,八蠻之一,見風俗通。
又馬名。
爾雅·釋獸馬四蹢皆白,首。
註蹢,蹄也。四蹄白者名首。俗呼爲踏雪馬。
又禮·月令首種不入。
註首種謂稷。
疏百穀稷先種,故云。
又豕首,茢甄別名。見爾雅·釋草。
又姓。
正字通明弘治汀州推官首德仁。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舒救切,音狩。
廣韻自首前罪。
正字通有咎自𨻰,及告人罪,曰首。
前漢·文三王傳驕嫚不首。
註不首,謂不伏其罪也。首,失救反。
又服也。
後漢·西域傳雖有降首,曾莫懲革。
註首,猶服也,音式救反。
又頭向也。
禮·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戸,寢恆東首。
註首,生氣也。
釋文首,手又反。
又戰國策以秦之疆首之者。
註言以兵向之。
又叶詩紙切,音始。
揚子·太𤣥經凍登赤天,隂作首也。虛羸踦踦,擅無已也。
又叶賞語切,音黍。
班固·述高帝贊神母告符,朱旗廼舉。粵蹈秦郊,嬰來稽首。
又叶舂御切,音恕。
晉書·樂志鼓吹曲征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公孫旣授首。考證:〔周禮·春官·大祝三曰空首。註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首也。〕 謹照原文拜首改拜手。〔春秋·僖五年諸侯盟于首止。註衞地,在陳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鄕。〕 謹照五年經文改爲會王世子於首止。並照原註陳留上省在字。
“首”形意通解
略說: 象頭形,「𦣻」象人頭而「巛」象頭髪,甲骨文或省去髮形。本義是人頭。詳解: 甲骨文字形象側面人頭之形,其上有頭髪,或可省去頭髮。金文字形雖然也是頭的象形,但長髮之下部件有時以眼(目)為主,有時以鼻(自)為主。戰國文字同時有帶髮和不帶髮的字形,但部分「首」字把頭髮寫作「止」形。《說文》分列「𦣻」、「首」兩字,並在「首」字下提到:「首,𦣻同。古文𦣻也。巛象髪,謂之鬊,鬊卽巛也。凡𩠐之屬皆从𩠐。」可見《說文》以「𦣻」為小篆,「首」為古文。從上可見,「𦣻」承無髮的字形而來,「首」則承有髮的字形而來。
「首」字甲骨文用作本義。如《合集》24956:「王疾首。」指王頭部有疾的意思。傳世文獻屢見「疾首」一詞,如《孟子》:「舉疾首蹙頞而相告」,趙歧注:「疾首,頭痛也。」另「首」字又可用作地名。
金文「首」字用作本義。如虢季子白盤:「折首五百」,指斬掉五百顆頭顱。另又可通假為「手」,如遹簋:「遹拜首(手)䭫首」,其他金文多作「拜手䭫首」,傳世文獻如《尚書.周書.召誥》則作「拜手稽首」。「拜手稽首」是古代的跪拜禮,即叩頭至手,叩頭至地。
「首」為人體最重要的部分,因此「首」又代指處於中心的人物或事物,如首長、首領、首都。此外,「首」處於人體最上部,因此也有第一、開始等意思,如首位、首先等。《廣雅》:「首,始也。」
參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