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骖”文言文意思
“骖”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驂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cān
“骖”字的古汉语解释
cān
1.名词 三匹马驾一辆车。《诗经·采菽》:“载骖载驷,君子所届。”(驷:四匹马驾一辆车。届:至;到。)
2.名词 驾车时在两旁的马;骖马。《殽之战》:“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又】<名意动>以……为骖马。《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
【骖騑】架车时位于两旁的马。王勃《滕王阁诗序》:“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骖服】驾车的马。在两边拉车的称骖,居中的驾辕者称服。傅玄《墙上难为趋》:“门有车马客,骖若腾飞。”
【骖乘】即陪乘。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战时称“车右”,平时称“骖乘”。《战国策·秦策四》:“智伯出行水,韩康子御,魏桓子骖。”
“骖”国语辞典解释
cān
名词1.古代在車旁駕車的兩匹馬。《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執轡如組,兩驂如舞。」 《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2.泛指馬匹。《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 唐.賈島〈別徐明府〉詩: 「明日疲驂去,蕭條過古城。」
动词
乘、駕。《楚辭.屈原.九章.涉江》:「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
“骖”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倉含切,音參。玉篇驂馬。
說文駕三馬也。
又車中兩馬曰服,兩馬驂其外小退曰驂。
詩·秦風騧驪是驂。
儀禮·覲禮使者降以左驂出。
註騑馬曰驂。
又驂乗。
左傳·文十八年齊懿公納閻職之妻,而使職驂乗。
史記·漢文帝紀代王令宋昌驂乗。
註乗車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一人處車右,以備傾側,取三人爲名義也。
又爾雅·釋宮七達謂之劇驂。
註三道交復有一岐出者,今北海劇縣有此道。
又集韻七紺切,音慘。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