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俦”文言文意思
“俦”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俦”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chóu

“俦”字的古汉语解释

chóu

伴侣。李白《赠崔郎中宗之》诗:“草木为我。”

【又】同类,类别。《三国志·魏书·崔林传》:“忠直不回,史鱼之。”(回:邪恶。史鱼:人名。)

【注】汉代以前,“俦”一般都写作“畴”。如《荀子·劝学》:“草木生。”(同类的草木生长在一起。)

【俦类】同类,同辈。《管子·枢言》:“十日不食,无,尽死矣。”

【俦侣】朋辈,伴侣。

【俦匹】1.同伴,伴侣。何逊《赠族人秣陵史弟》:“羁旅无,形影自相视。”2.匹敌。李嘉祐《送舍弟》:“老史鄙思难,令弟清词堪比量。”

“俦”国语辞典解释

chóu

名词
1.伴侶。唐.韓愈〈送窮文〉:「攜朋挈儔,去故就新。」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則被你坑殺人燕侶鶯儔。」

2.同類、同輩。《文選.曹植.七啟》「若夫田文無忌之儔,乃上古之俊公子也。」

动词
匹敵、相比。《文選.嵇康.幽憤詩》「嗟我憤歎,曾莫能儔。」 《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俦”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直由切集韻韻會𨻰留切正韻除留切,𠀤音酬。衆也,等類也。
梁元帝·懷舊序臨水登山,命儔嘯侶。
楚辭·王逸註二人爲匹,四人爲儔。
 又通作疇。
前漢·韓信傳其疇十三人。
 又誰也。
揚子·法言儔克爾。與疇同。
 又集韻大到切。與翿同。
說文翳也。
玉篇隱蔽也。
 又叶𨻰如切,音除。
韓愈·盧夫人墓誌銘伊昔淑哲,或圖或書。嗟咨夫人,孰與爲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