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文言文意思
“倏”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倏(简繁同形)
拼音:shū
“倏”字的古汉语解释
shū
形容词 迅速;很快。《魏书·崔挺传》:“别卿已来,倏焉二载,吾所缀文,已成一集。”
“倏”国语辞典解释
shù
副词急速。《說文解字.犬部》「倏」 字.清.段玉裁.注:「倏,引伸為凡忽然之詞。」 唐.李白〈大鵬賦〉:「左迴右旋,倏陰忽明。」 《紅樓夢》第一二回:「倏忽又臘盡春回,這病更又沉重。」
“倏”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竹切,音叔。倏忽。又犬走疾也。
下从犬。俗作倐,从火,非。
“倏”形意通解
略說: 從「犬」,「攸」聲。本義是犬快速奔跑。詳解: 從「犬」,「攸」聲。本義是犬快速奔跑。《說文》:「倏,走也。从犬,攸聲。讀若叔。」段玉裁注:「犬走疾也。」引申表示疾速、忽然。如《戰國策.楚策四》:「晝游乎茂樹,夕調乎酸鹹,倏忽之間,墜於公子之手。」北周庾信〈傷心賦序〉:「羈旅關河,倏然白首,苗而不秀,頻有所悲。」唐代盧照鄰〈行路難〉:「人生貴賤無終始,倏忽須臾難久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