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言文意思
“短”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短(简繁同形)
拼音:duǎn
“短”字的古汉语解释
duǎn
1.形容词 与“长”相对。《垓下之战》:“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形容词 不足;欠缺。屈原《卜居》:“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3.动词 诋毁。《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国语辞典解释
duǎn
形容词長的相反詞: (1)指距離或長度小。例: 「短刀」 、「短裙」 。(2)指時間少。例: 「晝長夜短」 。《書經.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3)指才氣少。例: 「短才」 。《晉書.卷六二.劉琨傳》:「以臣愚短,當此至難,憂如循環,不遑寢食。」
名词
過失、缺點。例: 「護短」 、「揭短」 、「說長道短」 、「截長補短」 。
动词
1.缺少。《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我這兒短了兩隻白皮箱。」
2.說別人壞話。《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
3.搶劫。《儒林外史》第四回:「嚴鄉紳執意不肯,把小的的驢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
“短”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𠀤端上聲。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
徐曰若以弓爲度也。
廣韻促也,不長也。
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禮·月令度有長短。
又長短術。
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
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又短功。
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又短人。
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
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
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又凡指人過失曰短。
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
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又叶多卷切,音近亶。
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又叶都眷切,音近玷。
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
集韻或作𢭃。
“短”形意通解
略說: 從「矢」,「豆」聲,本義為空間或物體兩端距離小。詳解: 從「矢」,「豆」聲,本義為空間或物體兩端距離小。「短」不見於甲金文,《說文》:「短,有所長短,以矢爲正。从矢,豆聲。」《玉篇·矢部》:「短,不長也。」先秦典籍用其本義,如《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唐詩亦用其本義,如白居易〈山陰道〉:「缣絲不足女工苦,疏織短截充匹數。」
「短」可引申為時間不長。如《書·堯典》:「日短星仰,以正仲冬。」《古詩十九首》之十五:「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短」還可引申為缺少、不足。如先秦典籍《楚辭·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近代白話文小說亦用此義,如《紅樓夢》第63回:「今日我還東,短一個也使不得。」
「短」還可指過失、缺點。簡帛文字用此義,如《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15-5:「聽有方,辯短長」。宋詩也用此義,如王安石〈寓言〉:「不求攻爾短,欲議世之失。」在此義項基礎上,「短」可做動詞,表示指出別人的過失,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