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矰”文言文意思
“矰”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矰”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ēng

“矰”字的古汉语解释

zēng

名词 一种丝绳系住用来射鸟的短箭。《庄子·应帝王》:“鸟高飞以避弋之害。”

“矰”国语辞典解释

zēng

名词
繫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箭。《楚辭.屈原.九章.惜誦》「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 漢.王逸.注:「矰,繳射矢也。」 《文選.張華.鷦鷯賦》「然皆負矰嬰繳,羽毛入貢。」

“矰”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𠀤音增。
說文隿䠶矢也。
玉篇結繳於矢也。
周禮·夏官矢用諸弋射。
,高也,可以弋飛鳥。
史記·老子傳飛者可以爲
班固·西都賦繳相纏。
吳越春秋吳師中軍素羽之,左軍朱羽之,右軍烏羽之
,短矢。韋昭曰:矢名。
 又韻會通作繒。
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鳧鴈。
箭有綸曰繒繳,卽綸也。
集韻或作𢎒。

“矰”形意通解

金文從「」,「」聲,用作人名。後世表示繫有絲繩的箭,用來射飛鳥,《說文》:「矰,隿䠶矢也。从矢曾聲。」段玉裁注:「《周禮.司弓矢》云:『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注云:『結繳於矢謂之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