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言文意思
“曾”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曾”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ēng/céng

“曾”字的古汉语解释

céng

1.副词 曾经。《陈情表》:“臣侍汤药,未废离。”《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相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往。”

2.形容词 通“层”。重叠的。陆机《园葵》:“云无温液,严霜有疑威。”

zēng

1.名词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治平篇》:“是高、时为一户者,至、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

2.动词 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3.副词 竟然;连……都;甚至。《愚公移山》:“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4.副词 乃;又。《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何足以少留。”(少:暂时,稍微。)

【曾累】层层积累。

【曾阴】重叠的阴云。

【曾臣】犹末臣,古代诸侯对天子自称的谦词。

【曾翁】称别人的曾祖父。

“曾”国语辞典解释

zēng

副词
1.乃、竟然。《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2.尚且。《列子.湯問》「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形容词
重疊的,中間隔兩代親屬關係的。例: 「曾祖父」「曾孫」


动词
加多。同「增」《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名词
姓。如春秋時魯國有曾參。

céng

副词
嘗、已經。表示行為、動作已經發生、進行過。例: 「似曾相識」《公羊傳.閔公元年》「莊公存之時,樂曾淫于宮中。」 《史記.卷一〇一.爰盎鼂錯傳》「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形容词
1.重疊的、一重一重的。通「層」 。唐.杜甫〈成都府〉詩: 「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2.深。《文選.郭璞.江賦》「若乃曾潭之府,靈湖之淵,澄澹汪洸,瀇滉淵泫。」

“曾”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𠀤音層。
說文詞之舒也。从八从曰𡆧聲。
九經字樣从𡆧。𡆧,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氣之分散也。經典相承,隷省作
詩·大雅莫惠我師。
論語是以爲孝乎。
孟子爾何比予於是。
 又廣韻經也。
增韻嘗也。
韻會乃也,則也。
 又與層通。
後漢·張衡傳登閬風之城兮。
文選作層城。
 又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𠀤音增。
書·武成惟有道孫周王發。
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爲祖,孫之子爲孫。
,猶重也。
 又左傳·襄十八年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
臣,猶末臣。
孫者,爲重義。諸侯之於天子,無所可重。臣猶末臣,謙𤰞之意耳。
 又楚辭·九歌翾飛兮翠
,舉也。
 又與橧同。
禮·禮運夏則居橧巢。
釋文橧,本又作
 又與增同。
孟子益其所不能。
孫奭·音義當讀作增。
 又姓。
姓氏急就篇氏出於鄫,姒姓,莒滅鄫,子孫在魯者別爲氏。
孫奕·示兒編字除人姓及孫外,今學者皆作層字音讀。然經史𠀤無音,止當音增。
韻會今詳字有音者,合從本音。餘無音者從層音,亦通。

“曾”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一種蒸煮炊器,「」是「」的初文(朱芳圃、徐中舒、戴家祥)。後借來表示曾經。

詳解:」象古代一種蒸煮器具,「其器下體承水,上體盛飯,中設一箅」(參朱芳圃),箅即蒸鍋中的竹屜。

  段玉裁曰︰「甑者蒸飯之器,底有七穿,必以竹席(按︰即箅)蔽之,米乃不漏」。甲骨文字形中的「」形即象甑之箅,此釋形合理,因為箅是甑的特徵,所以造「」字時便以此為代表。至於甲骨文字形上部的「」形則象蒸氣上騰之狀。另外,早期金文於甲骨文本字下加「」形,一說此「」形象蒸鍋,一說加「」為的是要把「」字從甲骨文之初形分化出來作為國名。金文中,後來「」形增飾筆作「」形。篆文除了訛「」作「」外,亦訛「」,而如今「」字形乃承篆文之形。

  「」字後來被假借為「曾是」或「曾經」的虛詞。許慎《說文》:「曾,詞之舒也。从八从曰,𡆧聲。」這一解釋所反映的,其實只是「」的假借義。如《詩經.大雅.蕩之什.蕩 》:「曾是莫聽,大命以傾」;或《論語.為政》:「曾是以為孝乎﹗」皆為用作虛詞的例子。

  由於「」字久借不還,後世乃增義符「」而作「」字以保存、傳達其初義。

  正因為曾象甑中之箅將器隔為兩重,故从「」之字多有重義(劉恆)。如「」(《說文》:「重屋也」)、「」(甑甗皆為兩器相疊)。《詩.周頌.維天之命》:「曾孫篤之」鄭玄箋:「曾猶重也。《爾雅.釋親》:「祖之父曰曾祖王父。」(參楊樹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