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瓒”国语辞典解释
zàn
名词1.含有雜質的玉。《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龍,侯用瓚,伯用將。」
2.古代祭禮中用來舀酒的玉勺。《詩經.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黃流在中。」 《左傳.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瓚,鄭必不火。」
“瓒”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徂贊切集韻正韻才贊切韻會在但切,𠀤音㜺。說文三玉二石也。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
徐曰瓚,亦圭也。圭狀,剡上邪銳之。于其首爲勺形,謂之瓚。于其柄爲注水道,所以灌。瓚之言贊,進也,以進于神也。
集韻一曰祼器。
韻會宗廟祼器,形如槃。
詩·大雅瑟彼玉瓚。
傳玉瓚,圭瓚也。
疏正義曰:瓚者,器名。以圭爲柄,圭以玉爲之,指其體謂之玉瓚,據成器謂之圭瓚。漢禮,瓚槃大五升,口徑八寸,下有槃口,徑一尺,則瓚如勺,有槃以承之也。天子之瓚,其柄之圭長尺有二寸,其賜諸侯,蓋九寸以下。
又釐爾圭瓚。
傳九命錫圭瓚。
前漢·揚雄傳𤣥瓚觩䚧。
註服䖍曰:以𤣥玉飾之,故曰𤣥瓚。張晏曰:瓚受五升,口徑八寸,以圭爲柄,用灌鬯。觩䚧,其貌也。
又廣韻藏旱切集韻在坦切韻會才旱切,𠀤音趲。義同。
叉人名。
正韻漢書註:臣瓚不言姓。按水經注引薛瓚註漢書,是姓薛也。
又集韻則旰切,音贊。圭也。一曰雜名。
“瓒”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上從◎下從「鬲」,構形初義不明。金文「瓚」表示用以挹取鬯酒的勺子。詳解: 金文上從◎下從「鬲」,構形初義不明。金文「瓚」表示用以挹取鬯酒的勺子。
「圭瓚」即以玉圭為柄的瓚,以半圭為柄的是「璋瓚」。師詢簋:「易(賜)女(汝)秬鬯一卣,圭瓚。」表示賜給你一瓶鬯酒和圭瓚。《詩.江漢》:「釐爾圭瓚,秬鬯一卣。」《詩經‧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黃流在中」。《尚書.文侯之命》:「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
《說文》:「瓚,三玉二石也。从玉贊聲。《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