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国语辞典解释
zhāng
形容词明顯。《書經.仲虺之誥》:「克寬克仁,彰信兆民。」 漢.王充《論衡.書解》:「德彌彰者人彌明。」
动词
表露、宣揚。《書經.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漢.王充《論衡.自紀》:「好自周,不肯自彰。」
名词
姓。如漢代有彰章。
“彰”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諸良切,音樟。說文文彰也。
韻會文章飾也。从章,从彡。毛髮貌。謂鳥獸羽毛之文。
又集韻通作章。
詩·小雅織文鳥章。
又廣韻明也。
正韻著也。
書·伊訓嘉言孔彰。
又正韻著明之也。
書·臯陶謨彰厥有常。
又叶之戎切,音終。
薛綜·騶虞頌奮威揚德,豈弟之風。聖德極盛,騶虞乃彰。
“彰”形意通解
略說: 從「彡」從「章」,「章」亦聲。「彰」是「章」的分化字。本義是彩色的花紋、文彩。詳解: 從「彡」從「章」,「章」亦聲。「彰」是「章」的分化字,郭店簡《語叢三》便以「彰」表示「文章」的「章」。「彰」的本義是彩色的花紋、文彩。《說文》:「彰,文彰也。从彡从章,章亦聲。」
「彰」引申表示顯明、顯著。《廣雅.釋詁四》:「彰,明也。」如《荀子.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韓非子.有度》:「威制共則眾邪彰矣,法不信則君行危矣,刑不斷則邪不勝矣。」
「彰」表示顯示、表明。如《史記.太史公自序》:「維見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賢者記其治,不賢者彰其事。」《文選.司馬長卿〈子虛賦〉》:「彰君惡,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於齊而累於楚矣。」
「彰」也表示表揚、表彰。如《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彰報至德,特賜王錢五百萬。」《隋書.楊義臣傳》:「雖高官大賞,延及於世,未足表松筠之志,彰節義之門。」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