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文言文意思
“罪”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罪”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uì

“罪”字的古汉语解释

zuì

1.名词 罪过;犯法的行为。《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狱中杂记》:“苟入狱,不问之有无,心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

2.名词 有罪的人;罪犯。《赤壁之战》:“近者奉辞伐。”

3.名词 过失;过错。《垓下之战》:“此天之亡我,非战之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

4.动词 惩罚罪行。《韩非子·五蠹》:“以其犯禁也,之。”

5.动词 归罪于。《寡人之于国也》:“五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动词 犯罪。《训俭示康》:“远丰家。”

“罪”国语辞典解释

zuì

名词
1.過失。例: 「將功贖罪」「戴罪立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2.犯法的行為。例: 「犯罪」「俯首認罪」《易經.解卦.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3.苦痛、苦難。例: 「活受罪」「受不了這個罪!」

4.刑罰。例: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动词
歸咎、責備。例: 「歸罪」「怪罪」《左傳.莊公十一年》「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 《孟子.滕文公下》「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罪”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徂賄切集韻粗賄切,𠀤音㠑。
說文捕魚竹罔。
易·解卦君子以赦過宥
書·大禹謨疑惟輕。

“罪”形意通解

略說:」從「」,「」聲,本義是捕魚用的竹網。《說文》:「罪,捕魚竹网。从网、非。秦以罪為辠字。

詳解: 犯罪的「」本來是用「」字表示的,到了秦代,統治者嫌「」的字形近於皇帝的「」(篆文或從「」作「𦤃」),借本來當「捕魚竹网」講的「」字來代替它。《說文》:「辠,犯法也。从辛,从自……秦以辠似皇字,改為罪。」「」字從「」從「」,「网非」之意跟「」字之義並不切合,但是把為「」的犯罪者一「」打盡,正是統治者的心願。加上「」、「」音近,所以借「」來代替「」。表示捕魚竹网的「」和犯罪的「」是「同形字」(裘錫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