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言文意思
“百”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百”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bǎi

“百”字的古汉语解释

bǎi

1.数词 十个十。

2.数词 概数。《谋攻》:“是故胜,非善之善者也。”

【百司】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

“百”国语辞典解释

bǎi

名词
1.數目字。十的十倍。《說文解字.白部》「百,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為一百。」 大寫為「佰」

2.姓。如古時有百倏,戰國時有百丰。

形容词
1.眾多。例: 「百病不侵」

2.總指一切所有的詞。《詩經.邶風.雄雉》「百爾君子,不知德行。」

參見「百色縣」 條。

“百”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陌切,音伯。
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白也。十爲一貫。貫,章也。
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亦成數。會意字。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大于千,衍于萬。
 又眾多也。
易·繫辭官以治。
書·堯典平章姓。
後漢·明帝紀蠻貢職。
 又里,劒名。錬,刀名。見古今注
 又鷯。鳥名。見大戴禮
 又足,蟲名。
博物志足,一名馬蚿。
 又合,草名。
譚子化書山蚯化爲合。
 又地名。隋泉縣,唐文縣。
 又國名。
北史·濟傳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又姓。豐,列子弟子。
 又複姓。
風俗通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里,因氏焉。
 又韻會正韻𠀤莫白切,音陌。勵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曲踴三
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又唐謂行杖人曰五
後漢·曹節傳註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
續志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又叶伯各切,音博。
前漢·季布傳得黃金,不如得季布諾。
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
 又叶畢吉切,音必。
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百”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是「」、「」合文。古代借「」來表示數詞「」,加「」於「」上表示「一百」。因古人讀「一百」習慣省去「」字,因此「一百」的合文就成了單字「」。本義是千百之「」。

詳解: 甲金文從「」,「」聲,為「」、「」合文。古代借「」來表示數詞「」,加「」於「」以表示「一百」。後因古人讀「一百」習慣省去「」字,因此從「一百」的合文就成了單字「」。本義是千百之「」。

  《說文》:「百,十十也。从一、白。數,十百爲一貫。相章也。𦣻,古文百。」古人借用「」來表示數詞「」,加「」於「」字上,用作「一百」之合文。「」字中部又加「」形,以區分「」與「」。商代後期有於「」字上加「」以為「二百」合文,加「」以為「三百」合文(周法高)。後來因古人讀「一百」常省去「」,所以從「」,「」聲的字就成了單字「」。于省吾、季旭昇以為於「」上加「」為飾筆而非合文,可備一說。

  又「」字字形在戰國文字中分為兩類,一類承襲兩周文字作從「」,「」聲之形,或於字上加一畫作飾筆。另一類疑由「」之倒文或直接由「」字演變而來,參《古璽彙編》4743,4745和4746字形。此字後來演變成《古璽彙編》3280之形。以從「」從「」的字紀數,字形結構與「」相似。參見「」。

  甲金文「」字用作數詞,《合集》9181正:「牛百。《合集》32698:「㞢(侑)于父丁犬百、羊百」,指以百頭犬、百頭羊對父丁進行侑祭。禹鼎:「百乘」,指兵車百輛,《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駟介百乘」,指一百輛由四匹披甲的馬所駕的戰車。或由「」數引申為眾多之義,如翏生盨:「其百男百女千孫。

  璽印「」字多見於吉語之中,如「百年」、「百金」等。《古璽彙編》4814至4818「又(有)千白(百)萬」,以「」通假作「」。又郭店竹簡〈窮達以時〉簡7:「白(百)里轉鬻五羊」,所述為百里奚事,《說苑.雜言》:「百里奚自賣取五羊皮。」可見簡文「」字當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