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文言文意思
“稗”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稗(简繁同形)
拼音:bài
“稗”字的古汉语解释
bài
1.名词 稻田杂草。《左传·定公十年》:“若其不用,用秕稗也。”
2.形容词 卑微。
【稗史】记录轶闻琐事之书。魏源《寰海后十首》:“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情。”
“稗”国语辞典解释
bài
名词植物名。禾本科稗屬。「水稗」 之俗稱,參見「水稗」 條。
形容词
卑賤、微小。例: 「稗說」 、「稗官野史」 。
“稗”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𠀤傍卦切,音𥺛。說文禾別也。
徐曰似禾而別也。稊稗也。
廣韻草似穀而實細。
孟子苟爲不熟,不如荑稗。
後漢·光武紀建武三十一年,𨻰留雨穀,形如稗實。
註稗,草之似穀者。
六書故稗,葉純似稻,節閒無毛,實似蕡,害稼。
正字通有水稗旱稗二種。
韻會一曰生水中。
謝靈運詩蒲稗相因依。
又細也。
前漢·藝文志小說謂之稗說。
又稗官。
師古註小官也。
唐書·陸贄傳算稗販之緡。稗,謂小販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