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文言文意思
“秩”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秩(简繁同形)
拼音:zhì
“秩”字的古汉语解释
zhì
1.名词 官吏的俸禄。《荀子·王霸》:“重其官秩。”
【引】官吏的品级第次。《汉书·赵广汉传》:“贬秩一等。”
2.名词 次序。《汉书·谷永传》:“贱者咸得秩进。”
3.名词 常态。《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4.量词 白居易《思旧》:“已开第七秩。”
“秩”国语辞典解释
zhì
名词1.官吏的職位、品級。《管子.山至數》:「去其都秩,與其縣秩。」 《史記.卷五.秦本紀》:「遂復三人官秩如故。」
2.俸祿。《左傳.莊公十九年》:「王奪子禽、祝跪與詹父田,而收膳夫之秩。」 唐.韓愈〈爭臣論〉:「問其祿,則曰下大夫之秩也。」
3.十年為一秩。例: 「八秩誕辰」 。唐.白居易〈思舊〉詩: 「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 宋.蘇軾〈無題〉詩: 「六秩行當啟,區中緣更疏。」
形容词
整齊有條理。《明史.卷一三八.陳修傳》:「皆精心籌畫,銓法秩然。」
“秩”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𠀤音姪。廣韻次也,常也,序也。
書·堯典平秩東作。
傳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
舜典望秩于山川。
傳如其秩次望祭之。
又增韻職也,官也,整也。
周禮·天官·官伯行其秩敘。
註秩,祿廩也。
疏謂依班秩受祿。
左傳·文六年委之常秩。
註常秩,官司之常職。
又爾雅·釋訓秩秩,智也。
註智慮深長。
又爾雅·釋訓秩秩,淸也。
註德音淸泠。
詩·大雅德音秩秩。
箋敎令淸明也。
又詩·小雅秩秩斯干。
註流行貌。
箋流出無極巳也。
又詩·小雅左右秩秩。
註秩秩然肅敬也。
又官名。
書·舜典汝作秩宗。
疏主郊廟之官,序鬼神尊𤰞。
後漢·百官志鄕置有秩,三老遊徼。
註有秩,郡所置。秩百石,掌一鄕人。
風俗通卽田閒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
又姓。
字彙伊秩,複姓。
又十年爲一秩。
容齋隨筆白公詩云: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
又云: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是時年六十二,元日詩也。
又韻會毛氏曰:从禾,形也。从失,聲也。本再生稻,刈而重出,後先相繼,故借爲秩序字。○按說文秩訓積也。引詩䆅之秩秩。今詩無此句,不取。
又集韻弋質切,音逸。
爾雅·釋鳥秩秩,海雉。
註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施乾讀。
又叶徒結切,音迭。
張衡·東京賦元謀設而隂行,合二九而成譎。登聖皇於天階,章漢祚之有秩。
又叶直詈切,音緻。
何晏·景福殿賦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𨻰,綺錯鱗比。辛壬癸甲,爲之名秩。
註二,而至切。比,毗至切。秩,直詈切。考證:〔爾雅·釋訓秩秩,淸也。註德音淸冷。〕 謹照原文冷改泠。
“秩”形意通解
略說: 從「禾」,「失」聲。本義是聚積穀物。詳解: 從「禾」,「失」聲。本義是聚積穀物。《說文》:「秩,積也。从禾,失聲。《詩》曰:䆅之秩秩。」如《管子.國蓄》:「故人君御穀物之秩相勝,而操事於其不平之閒。」尹知章注:「秩,積也。」
「秩」表示次序、秩序。《廣雅.釋詁三》:「秩,次也。」如《詩.小雅.賓之初筵》:「賓之初筵,左右秩秩。」朱熹集傳:「秩秩,有序也。」《荀子.仲尼》:「貴賤長少,秩秩焉莫不從桓公而貴敬之,是天下之大節也。」楊倞注:「秩秩,順序之貌。」
「秩」從次序義引申表示常、常規。《爾雅.釋詁上》:「秩,常。」如《詩.小雅.賓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秩。」孔穎達疏:「不自知其常禮,言其昏亂,禮無次也。」《商君書.修權》:「秩官之吏,隱下而漁民。」高亨注:「秩官,常設的官。」
古代官吏的俸祿以糧食穀物計算,故「秩」引申表示俸祿。如《荀子.彊國》:「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祿。」《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簡82:「貧窶毋(無)以賞(償)者,稍減其秩、月食以賞(償)之。」意謂貧困無力償還(賠償及債務)的嗇夫,應分期扣除其俸䘵和口糧作為賠償。
俸祿的多少表示官職的高低,故「秩」亦可表示官吏的職位或品級。《玉篇.禾部》:「秩,品也。」如《管子.山至數》:「去其都秩,與其縣秩。」《史記.呂太后本紀》:「辛巳,高后崩,遺詔賜諸侯王各千金,將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賜金。」
「有秩」是古代鄉官之名。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今自有秩以上至諸大吏,下及王左右,無非相國之人者。」《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55:「『僑(矯)丞令』可(何)殹(也)?為有秩偽寫其印為大嗇夫。」整理者注:「有秩,百石以上的低級官吏。」全句意謂甚麼叫「矯丞令」?例如低級官吏偽造丞的官印,冒充大嗇夫。」
古代還以十年為一秩。如唐代白居易〈七年元日對酒〉之二:「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南宋程大昌〈韻令.碩人生日〉:「壽開八秩,兩鬢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