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文言文意思
“秣”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秣”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秣”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喂马的饲料。杜甫《敬简王明府》:“骥病思偏,鹰秋怕苦笼。”

2.动词 喂牲口。《诗经·汉广》:“之子于归,言其马。”《殽之战》:“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马矣。”

“秣”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餵牛馬的穀粟等飼料。例: 「糧秣」《老殘遊記.自敘》「馬與牛,終歲勤苦,食不過芻秣。」


动词
1.餵牲口。《左傳.成公十六年》「秣馬利兵。」 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

2.牲口咀嚼食物。《荀子.勸學》「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秣”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莫撥切,音末。
說文食馬穀也。本作䬴。今借作
詩·周南其馬。
,養也。
周禮·天官·大宰之式。
,養牛馬禾穀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陵縣。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飼也。
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之。
 又叶莫結切,音蔑。
張載·七命煢嫠爲之擗標,孀老爲之嗚咽。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