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文言文意思
“末”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末”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末”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树梢。《左传·昭公十一年》:“大必折。”

2.名词 事情、物件的端或尾。《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

3.名词 末尾;尽头。《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右手指卷。”

4.名词 不重要的或非根本的。《论积贮疏》:“使天下各食其力,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

5.名词 时间或顺序在后。贾思勰《树木》:“吴,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末技】⒈小技。⒉指工商业。

【末业】亦作“末作”、“未产”、“末事”、“末生”。古代称工商业等业为末业,与称“本业”的农业相对。

【末造】⒈末世时产生。⒉不重要的东西。

【末叶】⒈一个世纪或朝代的最后阶段。⒉后代子孙。

“末”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物體的尾端、頂梢。《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2.事物的最後階段。例: 「歲末」「二十世紀之末」《禮記.月令》「是月之末。」 《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宣帝末,增倍之。」

3.後。與「前」 相對。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荀、宋表之於前,賈、馬繼之於末。」

4.不重要、非根本的事物。例: 「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漢.王符《潛夫論.務本》「凡為治之大體,莫善於抑末而務本。」

5.碎屑、細粉。例: 「藥末」「粉末」

6.元雜劇裡扮演中年男子的角色,為後來的「生」例: 「正末」「副末」

7.姓。如漢代有末振將。

形容词
1.最後的。例: 「末年」「末世」「末路」 。唐.白居易〈新樂府.上陽白髮人〉:「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2.卑微的、不重要的。南朝梁.江淹〈從建平王遊紀南城詩〉:「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荊。」

副词
沒。《禮記.檀弓下》「不忍一日末有所歸也。」


助词
語氣詞。同「麼」 。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一折:「小二哥,有乾淨的閣子末?」

“末”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莫撥切韻會莫曷切正韻莫葛切,𠀤瞞入聲。
說文木上曰。从木,一在其上,謂木杪也。
禮·曲禮獻杖者執。玉篇端也,顚也,盡也。
廣韻無也,弱也,遠也。
 又終也。
書·立政我則惟成德之彥。
 又勿也。
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有原。
 又薄也。
左傳·昭十四年三數叔魚之惡,不爲減。
 又四肢曰
左傳·昭元年風淫疾。
 又商賈曰
史記·秦琅邪頌上農除,黔首是富。
 又太,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會稽郡。
 又且,國名。見前漢·西域傳
 又山名。
山海經山多赤金。
 又姓。
統譜秣陵之後改爲氏。
 又集韻正韻莫狄切,音覓。
荀子·禮論篇
與幦同。
 又叶莫結切,音蔑。
屈原·九歌桂櫂兮蘭枻,𣂪冰兮積雪。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
 又叶沒各切,音莫。
蘇轍·偶作詩重門閉不開,鳴鳥相呼樂。晨暉轉簾影,微風響秋。考證:〔且,國名。見前漢·西域傳。〕 謹照原文且改且。

“末”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從一點或短橫,在木的頂端加點,以表示樹的末梢、末端。引申為末尾、微末之意。

詳解: 金文從「」從一點或短橫,在木的頂端加點,以表示樹的末梢、末端。引申為末尾、微末之意。「」是指事字,與「」、「」的造字方法相同。楷書「」字上橫長,下橫短,以與「」字區別。

  金文表示卑微、低微,蔡侯申鐘:「余唯(雖)末少(小)子,余非敢寧忘(荒)。」表示我雖然是地位卑微的小子,我不敢安寧怠荒。又用作人名。

  漢帛書表示末尾,《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第239行:「末大本小」,《馬王堆.十問》第6行:「髮末」,《馬王堆.老子甲本》第57行:「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又表示肢體,《馬王堆.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第69行:「心痛,四末痛」,《馬王堆.養生方》第151行:「服之六末強,益壽。《管子.內業》:「飽不疾動,氣不通於四末」,尹知章注:「四末,四肢」。

  《說文》:「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