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文言文意思
“棹”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棹”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hào/zhuō

“棹”字的古汉语解释

zhào

1.名词 划船用长浆。屈原《湘君》:“桂兮兰枻。”

2.名词 船。韩愈《答柳州食虾蟆诗》:“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

3.动词 用浆划船。《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孤舟。”

“棹”国语辞典解释

zhào

名词
1.船槳。同「櫂」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因飲酒醉還,舞棹向船曰:『何處覓庾吳郡?此中便是。』」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舡分開波中浪,棹攪碎江心月。」

2.借以指船。同「櫂」《文選.張協.七命八首之二》「縱棹隨風,弭楫乘波。」

动词
划船、泛舟。同「櫂」《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宋.蘇軾〈好事近.湖上雨晴時〉詞: 「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zhuō

名词
可放置東西的家具。同「桌」例: 「方棹」「圓棹」

“棹”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同櫂。
謝靈運·登臨海嶠詩逐驚流。
 又類篇直角切。
正字通倚卓也。
楊億·談苑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
 又木名。
南方草木狀樹榦葉俱似椿,以其葉鬻汁漬果,呼爲汁。若以汁雜彘肉食者,爲雷震。出高涼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