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文言文意思
“株”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株(简繁同形)
拼音:zhū
“株”字的古汉语解释
zhū
1.名词 露出地面的树根;树桩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折颈而死”
2.名词 草木。焦延寿《易林》:“泽枯无鱼,山童无株。”
3.量词 棵。《三国志·诸葛亮传》:“成都有桑八百株。”
4.动词 株连。《五人墓碑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株戮】因牵连而被杀。
【株守】死守不放,比喻拘泥守旧不知变通。
“株”国语辞典解释
zhū
名词1.樹木露在地面上的根部。例: 「守株待兔」 。《韓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唐.駱賓王〈上李少常啟〉:「賓王蟠木朽株,散樗賤質。」
2.量詞。計算花草樹木的單位。唐.韓愈〈示兒〉詩: 「庭內無所有,高樹八九株。」
“株”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陟輸切集韻類篇鐘輸切韻會追輸切,𠀤音邾。說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
易·困卦困于株木。
王肅註謂最處底下也。
又株枸,斷木也。
莊子·達生篇承蜩者處身若橛株枸。
又幹也。
韓非子·五蠹篇宋人守株,冀復得兔。
又木身也。
蜀志·諸葛表成都有桑八百株。
又與誅通。
釋名罪及餘人曰誅。誅,株也,如株木根枝葉盡落也。
又類篇株儒,短柱也。
又株離,亦作侏離,樂名。
史記·樂書四夷之樂,東方曰𩎟,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
又株林,邑名。
詩·陳風胡爲乎株林。
又正韻專於切,音朱。義同。
又集韻類篇𠀤鱅珠切,音殊。株楰,木名,可爲車輞。
又同駐。
釋名駐,株也。株木不動也。考證:〔說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邾。〕 謹照原文邾改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