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楛”文言文意思
“楛”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楛”字

拼音:hù kŭ

“楛”字的古汉语解释

形容词 粗糙;不坚固。《荀子·议兵》:“兵革窳。”

【又】形容词 恶劣,不正当。《荀子·劝学》:“问者,勿告也。”

名词 一种树。《韩非子·十过》:“有高至于丈。”

“楛”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一種似荊而色紅的植物,莖可作箭桿。《廣韻.上聲.姥韻》「楛,木名,堪為矢榦。」 《詩經.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濟濟。」 唐.孔穎達.正義:「陸璣云:『楛,其形似荊而赤,莖似蓍。上黨人織以為牛筥、箱器,又屈以為釵。』」

形容词
1.粗劣不堅固。《荀子.議兵》「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 唐.楊倞.注:「窳,器病也。楛,濫惡,謂不堅固也。」

2.比喻不正當。《荀子.勸學》「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 唐.楊倞.注:「楛與苦同,惡也。問楛,謂所問非禮義也。」

“楛”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𠀤音戸。
說文木也。
書·禹貢惟箘簵,三邦底貢厥名。
中矢榦。
魯語武王時肅愼氏貢矢石砮,長尺有咫。
 又詩·大雅濟濟。
陸璣·草木疏形似荆而赤莖,似蓍。
 又凡器物堅好曰功,濫惡曰
荀子·勸學篇者勿告也,告者勿問也,說者勿聽也。
康五切,音苦。
韻會果五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