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国语辞典解释
xiè
名词1.鐐銬、枷等刑具。《漢書.卷六六.公孫賀傳》:「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 《新唐書.卷二〇九.酷吏傳.來俊臣傳》:「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懼,皆自誣服。」
2.兵器、武器。例: 「軍械」 、「繳械」 。《墨子.公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紅樓夢》第一〇二回:「起先晚上不敢行走,以致鳥獸逼人,甚至日裡也是約伴持械而行。」
3.器物、用具的總稱。例: 「器械」 、「機械」 。《莊子.天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
jiè
(一)之又音。“械”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介切,音邂。說文四解:一曰桎梏也。
孔穎達曰械者,戒也。戒止人不得遊行也。一曰器之總名。禮·王制器械異制。註:謂禮樂之器及兵甲也。一曰持也。一曰有盛爲械,無盛爲器。
周禮·司書三歲大計羣吏之治,以知民器械之數。
疏器,禮樂之器。械,謂弓矢戈殳矛戟也。
又術之巧者曰械。
孟子爲機械變詐之巧者,無所用恥焉。考證:〔周禮·天官三歲大計羣吏之治,以知民器械之數。註器,禮樂之器。械謂弓矢戈殳矛戟也。〕 謹照原文天官改司書。註改疏。
“械”形意通解
「械」金文用「戒」字表示,參見「戒」。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