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文言文意思
“漠”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漠”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漠”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沙漠。《后汉书·乌桓传》:“匈奴北徙数千里,南地空。”

2.形容词 寂寞;空虚。《狱中杂记》:“居数月,然无所事。”

3.形容词 冷淡;不关心。韩愈《争臣论》:“不加喜戚于心。”

【漠漠】⒈无声息的状况。⒉天色灰暗的样子。⒊寂寞。

“漠”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廣大而無水草、無人定居的積沙地帶。例: 「大漠」「沙漠」 。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副词
不關心或不相關的樣子。例: 「漠視」「漠不關心」 。宋.王安石〈論陶冶人才〉:「學者亦漠然自以禮樂刑政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當知也。」


形容词
參見「漠漠」 條。

“漠”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𠀤音莫。
說文北方流沙也。與幕通。
文選·嘯賦註沙土曰幕。幕漫之。
程大昌·北邊備對幕者,也。言沙磧廣莫,望之然也。
 又爾雅·釋言,淸也。
 又廣韻施也,茂也。
 又淡,恬靜貌。
文子·上仁篇非淡無以明德。
 又與寞通。
楚辭·遠遊野寂寞其無人。
 又與莫通。
爾雅·釋詁,謀也。
詩·小雅聖人莫之。莫音義同。
 又,布列貌。
陸機詩街巷紛
 又陽,江名。
廣輿記在肇慶府陽江縣。
 又集韻莫白切,音陌。與𡻟同。或从水,亦作㵹。
 又韻補叶蒙晡切,音模。
李陵詩徑萬里兮度沙,爲君將兮奪匈奴。
 又叶莫卜切,音木。
嵆康·阮籍碑銘怡神大素,𥳑邁世局。隱處虛室,反眞歸。考證:〔前漢·衞靑傳軍絕幕。幕,漫也。〕 謹按沙幕之幕訓爲漫出文選嘯賦註,不出前漢書。註今文選嘯賦註沙土曰幕。幕漫之。

“漠”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沙漠,即地面被沙所覆蓋的乾旱地區。

詳解: 從「」,「」聲。本義是沙漠,即地面被沙所覆蓋的乾旱地區。《說文》:「漠,北方流沙也。一曰:清也。从水,莫聲。《玉篇.水部》:「漠,沙漠也。」如《楚辭.九思.疾世》:「踰隴堆兮渡漠,過桂車兮合黎。《後漢書.西域傳》:「故孝武憤怒,深惟久長之計,命遣虎臣,浮河絕漠,窮破虜庭。」李賢注:「沙土曰漠,直度曰絕也。

  「」引申表示廣大。如唐代王維〈積雨輞川莊作〉:「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羅隱〈省試秋風生桂枝〉:「漠漠看無際,蕭蕭別有聲。

  「」也表示寂靜無聲。如《荀子.解蔽》:「掩耳而聽者,聽漠漠而以為哅哅。」楊倞注:「漠漠,無聲也。《漢書.馮奉世傳》:「玄成等漠然莫有對者」顏師古注:「漠,無聲也。

  「」表示清靜、淡泊。《爾雅.釋言》:「漠,清也。」如《楚辭.遠游》:「漠虛靜以恬愉兮,澹無為而自得。《莊子.天道》:「老子漠然不應。」成玄英疏:「漠然虛淡,何足介懷。

  「」表示冷淡、無動於衷。如北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學者亦漠然自以禮樂行政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當知也。《宋史.傅楫傳》:「中人涖事于府者,多與宮僚狎,楫獨漠然不可親,一府嚴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