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文言文意思
“秕”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秕(简繁同形)
拼音:bǐ
“秕”字的古汉语解释
bǐ
1.名词 空壳无实或子实不饱满的谷粒。《尚书·仲虺之诰》:“若苗之表莠,若粟之有秕。”
2.形容词 坏,不好。《儒林传论》:“自桓、灵之间,君道秕僻。”
“秕”国语辞典解释
bǐ
名词穀類植物所結的果實,虛有外殼,裡面卻是中空的,稱為「秕」 或「秕穀」 。《說文解字.禾部》:「秕,不成粟也。」 《書經.仲虺之誥》:「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 宋.蘇軾〈稼說〉:「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實,久藏而不腐。」 俗稱為「癟子」 。
形容词
1.穀物中空不飽滿的。例: 「秕子」 。
2.不好的、有名無實的。例: 「秕政」 。
“秕”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𤰞履切,音𠤎。不成粟也。書·仲虺之誥若粟之有秕。
左傳·定十年夾谷之會,孔丘曰:若其不具用秕𥟑也。
註秕,穀不成者。
又喩穢也。
後漢·安帝贊秕我王度。
又集韻韻會𠀤補履切,音比。
又集韻頻脂切,音毗。義𠀤同。
或作粃。
莊子·逍遙遊塵垢粃糠。
註粃糠猶煩碎。
或省作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