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国语辞典解释
dǔ
动词看見。例: 「有目共睹」 、「睹物思人」 。《莊子.秋水》:「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紅樓夢》第九九回:「賈母等一則怕他招受寒暑,二則恐他睹景傷情。」
“睹”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𠀤音賭。說文見也。
禮·禮運以隂陽爲端,故情可睹也。
周漢武帝詔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
“睹”形意通解
略說: 從「目」,「者」聲,本義為看見。詳解: 從「目」,「者」聲,本義為看見。《說文》:「見也。从目,者聲。覩,古文从見。」《禮記‧禮運》:「以天地為本,故物可舉也。以陰陽為端,故情可睹也。」
「睹」可表示觀察。《墨子‧兼愛下》:「是故退睹其友,飢則食之,寒則衣之,疾病侍養之,死喪葬埋之。」
「睹」也表示了解。《戰國策‧趙策三》:「梁未睹秦稱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稱帝之害,則必助趙矣!」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