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言文意思
“省”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省(简繁同形)
拼音:shěng/xǐng
“省”字的古汉语解释
shěng
1.动词 减省;减少。《韩非子·用人》:“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
2.动词 免除;排除。《水浒传》:“哥哥且省烦恼。”
3.名词 王宫禁地。后来用称中央一级的官署。如“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4.名词 中央之下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大铁椎传》:“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xǐng
1.动词 察看;看。《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省远方。”
2.动词 探望;看望(父母或其他年辈比自己大的亲属)。《大铁椎传》:“北平陈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3.动词 反省;检查。《劝学》:“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4.动词 醒悟;理解;懂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
5.动词 记忆;记起。李商隐《野菊》:“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
“省”国语辞典解释
shěng
名词1.古代的一種行政機構名稱。例: 「中書省」 、「尚書省」 、「門下省」 。
2.地方行政區域的名稱之一。在縣之上。例: 「臺灣省」 、「福建省」 。
3.宮禁。《三國演義》第二回:「中官統領禁省,漢家故事。」
动词
1.節約。例: 「節省」 。《西遊記》第四七回:「你這等家業,也虧你省將起來的。」
2.減少、去掉。例: 「省去一道不必要的手續。」
3.不要、休要。宋.黃庭堅〈江城子.畫堂高會酒闌珊〉詞: 「倩人傳語問平安。省愁煩,淚休彈。」 元.孟漢卿《魔合羅.楔子》:「你可便省煩惱,莫傷懷。」
xǐng
动词1.檢討、審察。例: 「內省」 、「反省」 。《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
2.探望、問候。例: 「晨昏定省」 。《紅樓夢》第八三回:「前兒貴妃娘娘省親回來,我們還親見他帶了幾車金銀回來。」
3.明瞭、領悟。《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良為他人言,皆不省。」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雖然是眼角兒傳情,喒兩個口不言,心自省。」
4.考校。《禮記.中庸》:「日省月試。」
5.記得、記住。例: 「記省」 。元.孫仲章《勘頭巾.楔子》:「全不省上青驄,只記得金鍾漫捧,直勸我喫的到喉嚨。」
“省”康熙字典解释
俗書正誤歹,音遏。長箋今誤讀等在切,爲好字之反。𣦵字原从卜从冂作。
“省”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屮」從「目」,表示眼睛生出一個東西,被東西擋住,看不清楚眼前的事物。「屮」是「草」的初文,表示眼睛長出的東西,就像地上長草(沈培)。本義是一種目疾、眼病。後假借為省察的「省」。詳解: 甲金文從「屮」從「目」,象眼睛中長出贅瘤或障礙物,視力被東西擋住,看不清楚。從「屮」(「草」的初文)為意符,因為眼睛中的贅瘤就象地上長出的雜草(沈培)。本義是一種目疾,眼病。甲金文此字是「眚」、「省」的初文,後來此字形分化為二字:一、把「屮」改寫為與此字音近的「生」,寫作從「生」聲的「眚」來表示目病的本義,古人把表意字改為形聲字,往往把形旁改寫為另一個形音皆近的偏旁。二、借目病義的「眚」來表示省察的「省」,把「屮」改寫為「少」,成為「省」字,表示省察。
一說「省」象視察草木之形,本義是視察(季旭昇)。《說文》:「省,視也。从眉省,从屮。𡮀,古文从少从囧。」段玉裁注:「省者,察也。」一說「省」象眼睛省察時目光四射之形(商承祚),但所謂的目光只作向上射之形,此二說皆無實據。學者或認為甲骨文及早期金文所從之「屮」乃「生」字,只是下橫畫與「目」共用筆畫。
甲金文表示巡視、視察,宗周鐘:「王肈遹省文武」。又通假為「生」,揚簋:「隹九月既省(生)霸庚寅」。又用作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