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文言文意思
“真”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真”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hēn

“真”字的古汉语解释

zhēn

1.名词 自然的本性。《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

2.形容词 真实。《汉书·宣帝纪》:“使伪毋相乱。”

3.形容词 真正的。《周亚夫军细柳》:“嗟乎﹗此将军矣。”

4.副词 确实。《游黄山记》:“众壑纵横,黄山绝胜处。”

“真”国语辞典解释

zhēn

形容词
純正的、不虛假的。例: 「真面目」「真心誠意」《莊子.田子方》「其為人也真。」


副词
的確、實在。例: 「真好」「真棒」《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唯北狄為不然,真中國之堅敵也。」


名词
1.道家稱得道成仙的人。例: 「太乙真人」「真人不露相」《紅樓夢.第二五回》「魘魔法叔嫂逢五鬼,紅樓夢通靈遇雙真。」

2.自然、本性。例: 「天真」《莊子.秋水》「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3.肖像、畫像。例: 「寫真」「留真」

4.實授的官職。《漢書.卷一二.平帝紀》「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滿秩如真。」

5.姓。如漢代有真玄菟。

“真”康熙字典解释

同眞。俗字。(眞)〔古文〕𡙊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真”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𠂈」聲。或從「」,「」、「」二字形近,在古文字中用作偏旁字往往混用。真盤的「」字又增意符「」。(唐蘭、裘錫圭、陳劍)何琳儀以為「」本為珍貴的「」的初文。

詳解: 金文從「」,「𠂈」聲。「𠂈」即《說文》」的古文,本為顛隕的「」的表意初文。「」、「」、「」三字音近。金文或從「」,「」、「」二字形近,在古文字中用作偏旁字往往混用。真盤的「」字又增意符「」。(唐蘭、裘錫圭、陳劍)

  何琳儀以為「」本為珍貴的「」的初文。謝明文指「」以「」為意符與珍貴的「」以「」為意符相類。後來大概是由於「」常假借作真假的「」,於是另造了一個以「」為意符,與「𠂈」音近可通的、以「」為聲符的「」來表示珍貴的「」。

  金文「」用作人名,如真盤:「真乍(作)寶般(盤),其邁(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多表示真實。《玉篇.匕部》:「真,不虛假也。」如《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49:「誣人盜直(值)廿,未斷,有(又)有它盜,直(值)百,乃後覺,當并臧(贓)以論,且行真罪、有(又)以誣人論?」意謂誣告他人盜竊二十錢的東西,尚未判罪,本人又另犯盜竊罪,贓值一百錢,然後被察覺,應將兩項贓值合并論處,還是判處實際盜竊的罪,再按誣告他人論處?又如《韓非子.說林》:「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齊人曰:『鴈也。』魯人曰:『真也。』

  「」也表示本原、本性。如《莊子.秋水》:「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成玄英疏:「謂反本還源,復於真性者也。《呂氏春秋.上農》:「皆知其末,莫知其本真。

  「」可作副詞,表示的確、確實。如《荀子.非十二字》:「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文選.魏文帝〈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