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文言文意思
“拯”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拯(简繁同形)
拼音:zhěng
“拯”字的古汉语解释
zhěng
动词 从水里救出淹溺的人。《左传·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又】泛指拯救;救援。《论衡·感虚》:“田出谷以拯饥。”
“拯”国语辞典解释
zhěng
动词1.援救、救助。《孟子.梁惠王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 漢.王充《論衡.感虛》:「井出水以救渴,田出穀以拯饑。」
2.舉起。《易經.艮卦.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拯”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𠀤蒸上聲。韻會正韻𠀤之庱切,讀與整同。救也,助也。
增韻援也。
左傳·宣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又舉也。
易·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
註隨謂趾也。
集韻本作抍。或作承。
又作氶。
韻會或作𢮋。詳抍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