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文言文意思
“拽”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拽”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huài/zhuāi/

“拽”字的古汉语解释

动词 拉;拖。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酒酣懒舞谁相,诗罢能吟不复听。”李商隐《韩碑》诗:“长绳百尺碑倒。”

通“枻”,船旁板。

“拽”国语辞典解释

zhuài

动词
1.拖拉。例: 「拽車」「生拉硬拽」「拽著不放」《封神演義》第一六回:「一把拽住那人,就往河裡跑。」

2.牽引。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二折:「我拽滿彈弓,誰想落下彈子來打著張珪家小的,將我千般毀罵。」

(一)之讀音。

zhuāi

动词
用力投擲。例: 「把球拽過去。」


形容词
胳膊受傷或有毛病而無法靈活伸動的樣子。例: 「他的胳膊拽了。」

“拽”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羊列切。同抴。拖也。
禮·曲禮車輪曳踵。
曳,也。不得舉足,但起前後,使踵如車輪曳地而行。
 又以制切,音曳。引也。
朱子·語類康節,凡事纔覺難,便身退。
 又時制切,音誓。亦拖也。山東語。
正字通字譌省。本作𦥙,从𦥔从丿。字从𦥙。